时间: 2025-04-26 03:5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9:50
破阵子·宿麦畦中雉鷕
辛弃疾〔宋代〕
宿麦畦中雉鷕,柔桑陌上蚕生。
骑火须防花月暗,玉唾长携彩笔行。
隔墙人笑声。莫说弓刀事业,
依然诗酒功名。
千载图中今古事,
万石溪头长短亭。
小塘风浪平。
在麦田边宿营,听到雉鸮的鸣叫;
在柔软的桑田上,蚕儿正在生长。
骑马时要小心,夜晚花月下的暗影,
随身携带着玉唾与彩笔,作诗写画。
隔墙传来人们的笑声,不要说弓刀的事业;
仍然是诗酒和功名的追求。
千年图卷中描绘着古今的故事,
万石溪边,长短亭子依旧。
小塘里,风浪平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政治家。其词豪放,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偏安一隅之时,北方金朝的威胁与内政的腐败,使他对国家前途感到焦虑,表现出一种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破阵子·宿麦畦中雉鷕》是一首展现辛弃疾对生活、历史与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的词作。开篇以“宿麦畦中雉鷕”引入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乡村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生机与宁静的交织。接着,诗人以“骑火须防花月暗”提醒自己在追求理想时,必须警惕潜在的危险与挑战。
词中提到的“隔墙人笑声”象征着世俗的喧嚣与对理想的嘲讽,诗人对此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依然坚持自己的诗酒功名之梦。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世繁忙的对比,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最后“千载图中今古事,万石溪头长短亭”概括了历史的沉浮与诗人内心的思考,仿佛在提醒自己,尽管时局变幻,个人理想依然值得追求。整首词在意象丰富的同时,也充满了对人生、历史的思考,展现出辛弃疾深邃的情感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辛弃疾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尽管面临外界的嘲讽与挑战,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化理想与艺术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宿麦畦中雉鷕”中“雉鷕”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鸟
C. 一种昆虫
D. 一种鱼
诗中提到的“骑火”意指:
A. 骑马
B. 办事
C. 迅速行动
D. 休息
诗中“隔墙人笑声”表示:
A. 朋友的欢笑
B. 世俗的嘲讽
C. 亲人的关心
D. 自己的内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辛弃疾的《破阵子》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但辛弃疾更多地反映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而李白则更为豪放与纵情。
推荐书目:
此内容为您提供了对《破阵子·宿麦畦中雉鷕》的全面解析与理解,期待能帮助您更好地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