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0:18
原文展示:
题南寺 久别猿啼寺,流年劫逝波。 旧僧归塔尽,古瓦长松多。 壁藓昏题记,窗萤散薜萝。 平生英壮节,何故旋消磨。
白话文翻译:
长时间离开后,再次听到猿猴在寺庙中啼叫,岁月如劫波般流逝。 旧时的僧人已经归于塔中,古瓦上长满了松树。 墙壁上的苔藓模糊了题记,窗外的萤火虫散落在薜萝之间。 我一生中的英勇和壮志,为何就这样逐渐消磨殆尽。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感慨人生和自然景观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长时间离开某座寺庙后再次归来,看到寺庙的变迁和自然景观的变化,感慨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变迁和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久别猿啼寺,流年劫逝波”一句,以猿猴的啼叫和流年的劫波比喻时间的无情流逝,营造出一种沧桑感。接着,“旧僧归塔尽,古瓦长松多”进一步通过寺庙的旧僧和古瓦长松的意象,强化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最后,“平生英壮节,何故旋消磨”则是作者对自己一生壮志消磨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无情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流年劫逝波”比喻的是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变迁 C. 人事的更迭 D. 生命的终结
诗中“旧僧归塔尽”表达了什么? A. 僧人的归宿 B. 寺庙的荒凉 C. 人事的变迁 D. 生命的终结
诗中“平生英壮节,何故旋消磨”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B. 对人生无常的认识 C. 对壮志消磨的遗憾 D. 对自然静谧的欣赏
答案: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