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9:1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9:16:19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谁在半夜里推开了山?四周的浮云都在猜测是你。平时总是面对那两三座山峰,走遍溪边却找不到你的踪影。西风一吹,云彩横飞而过。忽然间看到东南方的一根高柱。老和尚拍手笑着夸赞,且喜青山依旧常在。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着永恒和宁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后期生活在江西。他的词风豪放,题材多样,常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及个人理想的追求。
《玉楼春·戏赋云山》创作于辛弃疾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他以青山为伴,寄托了对理想的追寻与内心的安宁。
《玉楼春·戏赋云山》是辛弃疾的一首佳作,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全诗围绕“山”与“云”构建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让人感受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诗的开头以“何人半夜推山去”引入,既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关注,也暗示了人对自然的影响。随后“四面浮云猜是汝”,浮云似乎在讨论谁在改变山的面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宇宙的思索。
“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则展示了诗人对山的依恋与思考,山峰的常在与溪水的流动形成鲜明对比,映衬出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永恒。而“西风瞥起云横度”则通过动词“瞥”表现出风的瞬息变化,传达出一种秋天的萧瑟与清冷。
最后两句“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则是对青山的赞美,表现出对自然永恒的欣慰。老僧的笑声传递出一种淡然的哲学,仿佛在告诉人们,尽管人事变迁,青山依旧如故,带给人们一种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都表现出辛弃疾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永恒与变化的感悟。通过描绘青山与浮云的关系,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对自然的敬仰。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什么?
“何人半夜推山去”中的“推山”指的是什么?
诗中“老僧”代表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位诗人在描绘自然时的不同侧重点,辛弃疾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李白则强调自我与自然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