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陈晞颜董漕湖南过零陵用简斋韵见赠次韵谢之》

时间: 2025-04-21 04:43:44

诗句

平生志不在赢余,久拟挥毫赋遂初。

莫问倚墙空甔石,但令盈几足琴书。

幸存茅屋幽堪隐,况有清溪近可渔。

剩欲抽簪访松菊,要凭突兀看扶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4:43:44

原文展示:

平生志不在赢余,久拟挥毫赋遂初。
莫问倚墙空甔石,但令盈几足琴书。
幸存茅屋幽堪隐,况有清溪近可渔。
剩欲抽簪访松菊,要凭突兀看扶疏。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的志向并不在于追求财富,早已打算提笔写诗赋文。
不必去问那倚墙而立的空石,但求桌上有足够的琴书。
幸好还有那幽静的茅屋可以隐居,更有一条清溪可以垂钓。
我还想撩起发髻去寻访松菊,须得依靠那高耸入云的树木来观赏疏朗的景致。

注释:

  • 赢余:指财富、收获。
  • 挥毫:指写作、作诗。
  • 甔石:指墙边的空石。
  • 盈几:指桌子上摆满了书籍和乐器。
  • 清溪:指清澈的小河。
  • 松菊:松树和菊花,象征隐逸的生活。
  • 扶疏:指树木茂盛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历湖南零陵时,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直白地阐明了作者的志向并非物质财富,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通过“挥毫赋遂初”,作者表现出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与执着。接下来的“莫问倚墙空甔石”,则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比外在的财富更为重要。诗中提到的“清溪近可渔”,不仅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也象征着隐逸生活的乐趣。

后面的“剩欲抽簪访松菊”,表现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和文学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追求。最后一句“要凭突兀看扶疏”,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可看作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意味着在高峰之上,才能更好地欣赏到疏朗的美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志不在赢余:我一生的志向不是为了追求财富。
  • 久拟挥毫赋遂初:早已打算提笔写作,赋诗作词。
  • 莫问倚墙空甔石:不必去问那靠墙而立的空石头。
  • 但令盈几足琴书:只希望桌上摆满书籍和乐器。
  • 幸存茅屋幽堪隐:幸好还有幽静的茅屋可以隐居。
  • 况有清溪近可渔:更有一条清溪可以垂钓。
  • 剩欲抽簪访松菊:我还想撩起发髻去寻访松菊。
  • 要凭突兀看扶疏:须得依靠那高耸的树木来观赏疏朗的景致。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清溪近可渔”与“茅屋幽堪隐”形成对比,展示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乐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泊,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与自然的亲密,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茅屋:象征隐逸与宁静的生活。
  • 清溪:代表自然的纯洁与乐趣。
  • 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与精神追求。
  • 扶疏:代表自然的繁茂和人生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溪”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然乐趣
    C. 繁华

  2. 诗中的“幸存茅屋幽堪隐”表示什么? A. 诗人的隐居生活
    B. 诗人的财富
    C. 诗人的名声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荣华富贵
    B. 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曾协的诗与王维的《鹿柴》都是对自然的热爱,前者更关注内心的安宁与隐逸生活,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诗人的孤独与清幽。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求友 送阿史那将军安西迎旧使灵榇(一作送史将军) 县丞厅即事 赠索暹将军 赠崔礼驸马 上李吉甫相公 花褐裘 和蒋学士新授章服 赠离曲 原上新居十三首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戎卒 鱼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愁颜不展 缯纩 削木为吏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鸠众 唬鬼瞒神 受命于天 穷鸟投人 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指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