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0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00:40
八万四千偈后,更谁妙语披襟。
纫兰结佩有同心。唤取诗翁来饮。
镂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
胸中不受一尘侵。却怕灵均独醒。
在经历了八万四千个偈语后,还有谁能说出如此美妙的言辞来让我敞开胸怀?
用兰草编织的佩饰象征着心意相通。快唤来诗人一起饮酒。
用玉石雕刻、冰块裁剪的句子,像高山流水一样能知音。
我胸中清白,丝毫不受尘埃侵扰,却又害怕灵均独自清醒。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字幼安,号稼轩。他是南宋时期的军事家和文学家,以其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辛弃疾的作品多表达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文人交往的向往和对知音的渴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清平乐 其四》是辛弃疾对秋水瀑泉的赋和其所引发的感慨的抒发。全诗通过对话与独白的方式,展现了诗人渴求知音、交流的愿望。开篇提到“八万四千偈”,引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说明诗人对佛教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暗示了言辞的深邃与丰富。
“纫兰结佩”一语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真挚情感的追求,兰草象征着高洁的情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契合。接着,诗人邀请“诗翁”共饮,显现出他对文人交往的重视和对友谊的珍视。
在后面的句子中,“镂玉裁冰”则比喻了诗歌的精致与高雅,表达人在高山流水间的知音之情。最后,诗人表露出心中清明的自信与对灵均这样天才人物的敬畏,表现出一种对自身才华和品德的深刻反思。
整首词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辛弃疾对时代、对知音的深刻思考,是一首丰富而富有哲理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真挚友谊和知音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艺术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八万四千偈”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佛教经典的数量
B. 诗人的年纪
C. 诗歌的篇幅
D. 朋友的数量
“纫兰结佩”中的“兰”象征着:
A. 富贵
B. 友情
C. 高洁
D. 知识
“胸中不受一尘侵”的意思是:
A. 内心毫无杂念
B. 内心充满烦恼
C. 受到世俗影响
D. 对世事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