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9:59
浪淘沙令
程垓 〔宋代〕
山尽两溪头。
水合天浮。
行人莫赋大江愁。
且是芙蓉城下水,
还送归舟。
渔雁两悠悠。
烟断云收。
谁教此水却西流。
载我相思千点泪,
还与青楼。
这首词的意思是:山的尽头是两条溪流,溪水与天空融为一体。行人不必为大江的愁苦而赋诗,因为眼前的水是芙蓉城下的水,还能送走归舟。渔雁在水面上悠然飞翔,烟雾散去,云层也消失。是谁让这水向西流去呢?承载着我千点相思泪水的,依然是这青楼。
作者介绍:程垓,字子韬,号云山,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他的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优美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诗人可能经历了离别或失落的情感。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相交织,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离愁的感慨。
《浪淘沙令》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丰富的词作。全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开头“山尽两溪头”便勾勒出一幅山水相连的画面,给人以开阔感。随着“水合天浮”的描写,水面与天空相融,形成了一种恍惚的美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词中“行人莫赋大江愁”一句,直指离别之痛。诗人提醒行人不要再为大江的愁苦而赋诗,似乎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心情。接下来的“且是芙蓉城下水,还送归舟”则转向了对美好景致的回忆,芙蓉城的水流承载着归舟,象征着归乡的希望和对故土的眷恋。
而“渔雁两悠悠”则描绘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仿佛在逃避现实的忧愁。紧接着“烟断云收”,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示着人事的无常。最后一句“载我相思千点泪,还与青楼”更是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青楼不仅象征着失去的爱,更是承载着无尽的相思与泪水,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纠葛。
整首词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故乡的思念,承载着诗人深切的情感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芙蓉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烟断云收”是表达怎样的情感?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