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5:3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38:43
菩萨蛮
作者:程垓
和风暖日西郊路。
游人又踏青山去。
何处碧云衫。
映溪才两三。
疏松分翠黛。
故作羞春态。
回首杏烟消。
月明归渡桥。
在温暖的春风和阳光下,西郊的小路显得格外迷人。游人们又一次踏上了青山之旅。哪儿能见到那穿着碧色云衫的人呢?她在溪边轻轻映衬,才两三人而已。疏松的松树分开翠绿的山峦,故意显得娇羞,仿佛在掩饰春意的热烈。回头望去,杏花烟雾已经消散,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归家的渡桥。
作者介绍
程垓,字景初,号子云,生活于宋代,著名词人。其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的风光,情感细腻,语言优美。程垓的词作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首《菩萨蛮》写于春日,正值游春赏花的季节,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情感,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青春和爱情的憧憬。
《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温暖与人们游玩的快乐。开篇“和风暖日西郊路”就营造出春日的惬意,西郊的小路成为游人们踏青的好去处。接着,诗人用“何处碧云衫”一问,勾勒出女子的身影,增添了一种柔美的气息。接下来的“疏松分翠黛”,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清新而恬静的生活状态。
最后,诗中“回首杏烟消,月明归渡桥”一句,既有对春日美景的留恋,又蕴含着一种淡淡的伤感。诗人在月光下归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易逝,使得整首词不仅仅是一幅春日的画面,更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式,如“故作羞春态”将女子的姿态拟人化,增添了情感的细腻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与爱情的珍惜,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菩萨蛮》由哪个朝代的诗人创作?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碧云衫”指的是什么?
a) 男子衣服
b) 女子衣服
c) 自然风景
d) 青山
诗中“回首杏烟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程垓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春日的美丽与情感,但李清照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程垓则更关注自然景色与人们的互动,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