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8:2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8:20:52
行香子
作者: 汪精卫
皛皛平川,快雨初晴,掉扁舟一叶风轻。烟消穹碧,云敛遥青。看半江霞,烘素月,作微赪。圆波如镜,疏林倒照,似蟾宫桂影纵横。冥然兀坐,风露泠泠。尽月摇心,波摇月,两无声。
在明亮的平川上,刚下过一场急雨,雨后阳光洒落,轻风吹拂着一只小舟。烟雾散去,天空变得碧蓝,远方的云层收拢。看那半江的霞光,映照着素月,泛出微微的红色。水面如镜,稀疏的树林倒映在水中,宛如月宫的桂影交错。静静地坐着,风和露水都显得清冷。月光摇动着我的心,波浪摇动着月,两者都无声无息。
“蟾宫桂影”:源自古代对月亮的描绘,常用来形容月光下的美丽景象,寓意孤独与思念。
汪精卫(1883-1944),字君复,号逸仙,湖南人。著名政治家、诗人,曾任中华民国的总统。他的诗歌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感受,风格清新自然。
该诗创作于汪精卫的流亡生涯,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这首《行香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后自然的美丽景象。诗人在平川上感受着清新的空气,轻舟荡漾于水面,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中“烟消穹碧”与“云敛遥青”的描写,展现了雨后清新的天空,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接着,诗人看到了“半江霞,烘素月,作微赪”,将天空的霞光与月亮的反射结合,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欣赏。
“圆波如镜,疏林倒照,似蟾宫桂影纵横”,此处的意象非常美丽,水面如镜,树林的倒影在水中交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梦幻的氛围。诗人在这个静谧的环境中“冥然兀坐”,感受到风和露水的清冷,这种宁静与孤独相伴,仿佛使他进入了另一种境界。
最后两句“尽月摇心,波摇月,两无声”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波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用无声的描写来表现心灵的触动,令人深思。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明亮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孤独的感受。
诗中的“快雨”指什么?
A. 急促的雨
B. 细雨
C. 暴雨
D. 霜冻
“冥然兀坐”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忙碌
B. 放松
C. 焦虑
D. 兴奋
诗中“波摇月”形容了什么?
A. 声音
B. 视觉
C. 心灵的感受
D. 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