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岁晚书事十首》

时间: 2025-04-26 23:05:23

诗句

荒苔野蔓上篱笆,客至多疑不在家。

病眼看人殊草草,隔林迢递见梅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5:23

原文展示:

荒苔野蔓上篱笆,
客至多疑不在家。
病眼看人殊草草,
隔林迢递见梅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荒凉的院子,篱笆上长满了荒草和野蔓,来访的客人常常令我怀疑自己是否在家。因眼睛不好,我看别人时总是显得很草率,隔着树林,遥远的地方才能见到梅花的身影。

注释:

  • 荒苔:指长满杂草的地方,形容环境荒凉。
  • 野蔓:指生长在野外的藤蔓植物,象征无人打理的状态。
  • 客至:有客人来访,暗示作者内心的不安。
  • 病眼:眼睛不好,形容由于健康原因导致的视力模糊。
  • 草草:草率,匆忙,不够细致。
  • 迢递:遥远,形容距离的遥远。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在寒冬中绽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季扬,号澹庵,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曾任官职,晚年隐居,作品以豪放、清丽著称。刘克庄在文人中自成一派,尤其以咏史、咏物之作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岁末时分,正值冬季,作者面对荒凉的庭院,心中感慨万千,表现出一种孤寂与对往日繁华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季的凄凉与作者内心的孤独。诗的开头以“荒苔野蔓上篱笆”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图景,给人以一种冷清、寂寞的感觉。这样的环境映射了作者的内心状态,似乎在隐喻一种被遗忘的存在。

“客至多疑不在家”,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来访客人的疑虑,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敏感与脆弱。这样的情感在“病眼看人殊草草”中得以进一步体现,作者因视力问题而看待他人时显得草率,暗示着他对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

最后一句“隔林迢递见梅花”,则是将孤独的环境与梅花的美丽形成对比。梅花虽远,却依然坚韧地绽放,象征着希望与美好。这样的意象使整首诗在悲凉中透出一丝温暖与希望,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荒苔野蔓上篱笆”:描写环境荒凉,篱笆被野草和藤蔓覆盖,给人一种无人问津的感觉。
  2. “客至多疑不在家”:表达作者对客人的到来感到不安,似乎在怀疑自己是否应对他们。
  3. “病眼看人殊草草”:因眼疾,作者看人的态度显得轻率,反映出内心的无奈。
  4. “隔林迢递见梅花”:从遥远的地方看到梅花,象征着希望,尽管生活环境寒冷,却仍有美好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梅花”比喻坚韧的品质,象征希望。
  • 对仗:如“荒苔”和“野蔓”,形成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环境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苔:象征荒凉与被遗忘。
  •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代表在逆境中绽放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荒苔”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荒凉的草地
    C. 繁茂的树木

  2. 诗中“隔林迢递见梅花”意指什么? A. 离梅花很近
    B. 看到梅花很远
    C. 梅花已经凋谢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隐逸与自然的情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环境中蕴含的孤寂与美。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岁晚书事十首》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但刘克庄更显孤独,而陆游则有更多的忧国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大观》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花心动 环居植竹蕉梧桐 花心动 花心动 粉红绣球,梅溪韵 花心动 忆怀 花心动·劫外威音 花心动·江路闲游 花心动·渐渐东方 花心动·紧心狷 花心动 壁间去冬消寒图小幅,状态遗迹也,感赋 花心动 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竖心旁的字 摇席破坐 小本经济 依然故态 虎字头的字 包含鹜的成语 七宝楼台 牛字旁的字 辣阘 頁字旁的字 包含敢的词语有哪些 俭觳 斩草除根 声名人 非字旁的字 唯唯绸否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趁风使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