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5:4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46:40
灯夕守舍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百口惟翁懒入闉,
讙传画隼出行春。
冶容淇上多游女,
群饮街头有醉人。
听黑箫韶成假寐,
映青藜杖是前身。
不知谁侍传柑宴,
早为君王靖塞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灯火辉煌的夜晚,作者在家中懒于出门,听闻外面热闹的景象。街上有许多美丽的女子,饮酒作乐的人也不少。作者悠然自得,似乎在享受这一切,但又感到一丝迷茫,不知道谁在为王爷传递柑橘的宴会,似乎一切都与自己无关,只希望能为国君扫去纷扰的尘埃。
刘克庄,字梦得,号天一,宋代诗人,生于1123年,卒于1184年。他以工诗著称,尤擅长词,风格清新,常结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反映出当时的历史变迁和民生疾苦。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年代。诗人通过灯夕之夜的描写,展现了个人在繁华与喧嚣中孤独的心境,以及对国家安定、民生幸福的渴望。
《灯夕守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灯火辉煌的夜晚与诗人的内心独白交织在一起,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社会观察。诗的开头,诗人以“百口惟翁懒入闉”,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懒散的画面,仿佛在说:在这热闹的夜晚,他选择了独自守舍,不愿参与外面的喧嚣。接下来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街头的游女和醉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听黑箫韶成假寐”,此句中,诗人通过音乐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梦幻的感觉,仿佛在享受与自我的对话,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然而,这种沉浸并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假寐。最后几句中,诗人似乎对国家的安危感到忧虑,不知谁在为君王传递柑宴,这种对权力的遥远感和对社会现状的无奈,揭示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日常生活描写,渗透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切。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个人在繁华与喧嚣中的孤独,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个人与社会、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中提到的“黑箫韶”象征什么?
A. 喜悦
B. 逃避现实
C. 富裕
“冶容淇上多游女”中的“冶容”指的是:
A. 美丽的景色
B. 美丽的女子
C. 美丽的音乐
诗人希望为君王做什么?
A. 带来欢乐
B. 扫除纷扰
C. 传递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