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0:17
元帝何曾谕,京生自此疏。
区区推卦气,欲撼石中书。
元帝怎么会有这样的命令呢?京房的心思从此就疏远了。
他推测卦象的微不足道,想要撼动那些石刻的中书。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杰,号犁庭,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古诗和词作。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柔和之作,常以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为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士人们在政治和文化上有着深刻的思考。刘克庄通过京房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和命运的思考。
《杂咏一百首·京房》是刘克庄通过对京房及其卦象推演的描写,反映了士人对命运、历史的思索和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开篇提到“元帝”,意味着历史的深远影响,京房的推演虽然微不足道,却代表了士人对命运的挑战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欲撼石中书”用石书象征经典文本,显示出士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执念。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充满了历史感与哲理思考。京房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代表了智慧与灵感,然而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努力显得多么微小。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基调,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无奈,更是对文化传承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京房的故事,探讨了个人在历史与文化面前的无力感,传达了对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深刻思考。
京房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权威
B. 智慧
C. 个人努力
D. 传统
“区区推卦气”中“区区”是指什么?
A. 重要
B. 微小
C. 广泛
D. 深远
诗中提到的“元帝”是谁?
A. 汉朝的皇帝
B. 唐朝的皇帝
C. 宋朝的皇帝
D. 明朝的皇帝
答案:1. B 2. B 3. A
推荐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样探讨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关系。
可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探讨在动荡历史中,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杜甫的作品中,每个人物和事件都与国家兴亡息息相关,而刘克庄则更多地关注个体的无力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