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竹溪韵跋志仁工部柞木诗》

时间: 2025-04-26 21:42:57

诗句

白也诗高有别肠,弃馀分与老知章。

邓林木大堪支厦,谢砌兰佳况肯堂。

何必三年犹刻楮,便教百步亦穿杨。

咸淳天子开文治,定起君赓殿阁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2:57

原文展示:

白也诗高有别肠,弃馀分与老知章。邓林木大堪支厦,谢砌兰佳况肯堂。何必三年犹刻楮,便教百步亦穿杨。咸淳天子开文治,定起君赓殿阁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意在表达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自信与独特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的诗才超凡脱俗,远超过了老知章(老杜)。在邓林的树木下,大可以搭建房屋;在谢砌的兰花旁,可以欣赏到这美好的景致。何必非要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才能使人百步穿杨(形容精准的技艺)呢?咸淳年间的天子在推行文治,建立了君赓的殿阁,气氛显得格外凉爽。

注释:

  • 白也: 可能指白居易,强调自己的诗才高于他人。
  • 老知章: 可能指杜甫,因其字为知章。
  • 邓林: 指邓林的树,象征繁茂的自然环境。
  • 谢砌: 指谢安的庭院,象征高雅的文人生活。
  • : 指纸张,这里用来比喻学习的努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白石,宋代政治家、诗人。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见长,常以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之时,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诗歌鉴赏:

本诗从一开始便直入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自信。在与古代诗人白居易与杜甫的比较中,刘克庄并不自卑,反而选择将自己的诗才放在更高的位置上,这种表现出了一种豪情与自信。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向往。邓林与谢砌的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传递出一种文人雅致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中提到的“咸淳天子开文治”,不仅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反映,也显示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我才华的自信,又有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也诗高有别肠: 自信地宣布自己诗才卓绝,超越他人。
  2. 弃馀分与老知章: 不愿与杜甫分享自己的一部分才华。
  3. 邓林木大堪支厦: 以邓林的树木作为比喻,展现生活的丰盈。
  4. 谢砌兰佳况肯堂: 赞美谢安的庭院,象征高雅的生活。
  5. 何必三年犹刻楮: 质疑传统学习的必要性,强调天赋的重要性。
  6. 便教百步亦穿杨: 技艺精湛,不需过多的努力。
  7. 咸淳天子开文治: 提到当时的政治背景,表现出对理想政治的期待。
  8. 定起君赓殿阁凉: 描绘了理想的文人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体现了诗词的音乐美。
  • 比喻: “百步穿杨”比喻技艺的精湛。
  • 象征: 邓林、谢砌象征着自然美和文人生活的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不愿拘泥于传统学习方式,向往更自由、优雅的文人生活。

意象分析:

  • 邓林: 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繁茂。
  • 谢砌: 代表文人生活的高雅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的诗才与谁进行比较? A. 白居易
    B. 杜甫
    C. 李白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百步穿杨”比喻什么? A. 学习努力
    B. 技艺精湛
    C. 文人生活
    D. 自然美

  3. “咸淳天子开文治”提到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白居易的诗作有相似的自然题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表达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两者都强调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刘克庄更突出个人才华与自信。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
  • 《诗词的韵律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招曾宏父待雪 次韵曾宏父探梅未开 得景严弟书 晓发秦安驿 宁国寺 寒岩寺 明岩寺 赠护国昌老 石道士妙声堂 禅林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修栉 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八恒河沙 唆使 临别赠语 憩馆 石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嫁装 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败法乱纪 青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包含革的词语有哪些 井以甘竭 鱼馁肉败 霜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