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2:57
白也诗高有别肠,弃馀分与老知章。邓林木大堪支厦,谢砌兰佳况肯堂。何必三年犹刻楮,便教百步亦穿杨。咸淳天子开文治,定起君赓殿阁凉。
这首诗意在表达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自信与独特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的诗才超凡脱俗,远超过了老知章(老杜)。在邓林的树木下,大可以搭建房屋;在谢砌的兰花旁,可以欣赏到这美好的景致。何必非要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才能使人百步穿杨(形容精准的技艺)呢?咸淳年间的天子在推行文治,建立了君赓的殿阁,气氛显得格外凉爽。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白石,宋代政治家、诗人。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见长,常以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之时,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本诗从一开始便直入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自信。在与古代诗人白居易与杜甫的比较中,刘克庄并不自卑,反而选择将自己的诗才放在更高的位置上,这种表现出了一种豪情与自信。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向往。邓林与谢砌的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传递出一种文人雅致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中提到的“咸淳天子开文治”,不仅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反映,也显示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我才华的自信,又有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不愿拘泥于传统学习方式,向往更自由、优雅的文人生活。
诗词测试:
刘克庄的诗才与谁进行比较?
A. 白居易
B. 杜甫
C. 李白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百步穿杨”比喻什么?
A. 学习努力
B. 技艺精湛
C. 文人生活
D. 自然美
“咸淳天子开文治”提到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