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6:13
霜迫帘衣。瓶菊倾欹。怯晓寒人起迟迟。菱花斜倚,无限相思。照泪儿凝,眉儿瘦,影儿痴。曾几何时。鬓损乌丝。叹流光马骤车驰。频年怨别,深负心期。苦客边愁,愁边梦,梦边诗。
霜冷得让人感到寒意,窗帘上的衣服被霜打得紧贴着。瓶里的菊花因寒冷而倾斜,怯懦的人在清晨起得很晚。菱花斜倚,带来无限的思念。泪水凝结在眼角,眉头愁苦,心影痴迷。曾几何时,鬓发已经变得苍白,叹息着时光如飞马疾驰。多年来的离别,使我深感失约,心中满是愁苦。身为漂泊的客人,愁苦伴随着梦,梦中又浮现出诗的影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流光马骤车驰”意指时间飞逝,源于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比喻,强调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作者介绍: 郑元昭,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笔调著称。他的诗作以抒情见长,常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行香子》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相思。开篇以“霜迫帘衣”引入,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冬日的寒意,也暗示了内心的孤寂。随后,菊花的倾斜与怯晓的寒意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照泪儿凝,眉儿瘦,影儿痴”三句,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因思念而产生的极度忧伤,泪水与愁苦交织,令人心疼。接下来的“曾几何时”,使人反思过往的时光,感叹岁月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整首诗以“苦客边愁,愁边梦”结束,强调了孤独的漂泊者在梦中仍无法摆脱的愁苦,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思索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爱情与思念的无奈表达。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诗人向读者传达了孤独与愁苦的体验,展现了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霜迫帘衣”中的“霜”指代什么?
诗中“怯晓寒人起迟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流光马骤车驰”强调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郑元昭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郑元昭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相思,李清照则更加关注爱情的细腻与变化。两者的情感表达各有千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