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5:1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5:12:51
江城红叶尽,旅思倍凄凉。
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
道存空倚命,身贱未归乡。
南望仍垂泪,天边雁一行。
在江城,红叶已经凋零,旅途的思念更加令人感到凄凉。孤独的梦里,家乡遥远,独自一人长夜难眠。道义虽存,却毫无依靠,身处异乡,命运卑微,未能归家。向南眺望,泪水依然流下,天边飞来一行大雁。
诗中提到的“雁”通常象征着远方的归人或思乡情。古代诗人常用大雁作为旅途和家乡的象征,表现游子对故乡的眷恋。此典故经常出现在唐诗中,传达出游子心中的孤独与思念。
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牧之,晚号樵夫,出生于扬州,历任多地官职。他以五言绝句和律诗闻名,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寄兄弟》创作于杜牧游历他乡之时,诗中流露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旅途孤寂的感慨。此时正是秋天,红叶凋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借此表达离愁别绪。
《寄兄弟》是一首充满浓厚思乡情感的古诗,杜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开篇“江城红叶尽,旅思倍凄凉”便将读者带入一种秋天的萧瑟氛围,红叶的凋零不仅是自然的变迁,也是时间的流逝,暗示着诗人心中无尽的思乡之情。
接下来的“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则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夜晚的漫长更增添了思念的苦楚。诗人把自己的孤独与梦境结合,使得思乡之情更加深刻。随后“道存空倚命,身贱未归乡”表达了诗人对生存现状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尽管道义仍在,但身处异乡的他感到无助与卑微。
最后一句“南望仍垂泪,天边雁一行”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南方的方向是家乡,而大雁的飞翔仿佛是对归乡的期盼与渴望。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主题是思乡和孤独,表达了游子在外的无奈和对故乡的眷恋。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诗人深刻地揭示了人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
这些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来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传达出浓厚的家国情怀与对人生的思考。
《寄兄弟》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红叶”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思念与孤独,但杜甫的情感更为沉重,反映了战乱中的家庭离散,而杜牧的《寄兄弟》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家乡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