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56
礼乐既正。神人所以和。玉帛有序。志欲静干戈。各分符瑞。俱誓裂山河。今日相乐。对酒且当歌。道德以喻。听撞钟之声。神奸不若。观铸鼎之形。酆宫既朝。诸侯于是穆。岐阳或狩。淮夷自此平。若涉大川。言凭于舟楫。如和鼎实。有寄于盐梅。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
礼乐已经整齐,神明和人间因而和谐。玉帛有序,志向在于平息战乱。各自分封瑞祥,大家共同誓言要割裂山河。今天大家欢聚一堂,举杯畅饮,且当高歌。以道德为教诲,听那撞钟的声音。神明的奸邪不如,观看铸鼎的模样。酆宫已朝,诸侯因此而安宁。岐阳或许在狩猎,淮夷自此得以平定。若要渡过大河,言语依靠于船桨。如同和谐的鼎实,寄托于盐和梅。君臣合一,可以静清尘埃。得人则治,哪个时代没有奇才?
庾信(约513—581),字子山,号逸人,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律诗和古诗,文学造诣深厚。他的诗作多以政治、历史为题材,富有哲理。
本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庾信通过诗歌表达对礼乐和谐、君臣一体的渴望,寄托了对国家安定和民生幸福的希望。
本诗开篇即提到“礼乐既正”,可见诗人对礼乐的重视,认为礼乐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这种强调和谐的思想贯穿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提到“今日相乐”,显示出一种欢庆的氛围,似乎在描绘一个美好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抛开纷争,举杯共饮,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道德以喻”、“听撞钟之声”则进一步强调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遵循社会的规范和秩序。
“君臣一体”的提法,表现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认为只有君臣和谐,国家才能稳定。最后一句“何世无奇才”,则是对人才的肯定,鼓励人们在各个时代都要重视人才的作用,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和谐、礼乐、君臣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哲理深度。
整首诗强调和谐、礼乐与政治理想,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渴望,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感。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离愁别绪
B. 和谐与安定
C. 爱情与思念
D. 自然与生命
“君臣一体”指的是什么?
A. 君主与臣民的和谐关系
B. 君主的权力
C. 臣民的反抗
D. 君主的孤独
诗中提到的“玉帛”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礼物与和谐
C. 财富与权力
D. 忍耐与妥协
庾信 vs. 王之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