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2:30
殿内多仙女,从来难比方。
别有当窗艳,复是可怜妆。
学舞胜飞燕,染粉薄南阳。
散黄分黛色,薰衣杂枣香。
简钗新辗翠,试履逆填墙。
一朝恃容色,非复守空房。
君恩若可恃,愿作双鸳鸯。
这首诗描绘了宫殿内的仙女们,形态各异,难以比拟。窗前的女子更是美丽动人,妆容令人怜爱。她们的舞姿犹如飞燕,妆粉轻薄,宛如南阳的春日。娇艳的花香与枣香交织在一起,令人陶醉。新钗轻轻点缀着翠色,试穿的鞋子高高挑起,似乎在逆着墙壁。忽然意识到,依靠美貌过日子,已不再是守着空房的生活。如果君恩可以依赖,我愿化作双鸳鸯,与君共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的意象与古代对美的追求密切相关,尤其是对女子容貌与舞姿的赞美。在古代文学中,鸳鸯常常被用来象征爱情与忠贞。
作者介绍
王训,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充满宫廷生活的环境中,诗人通过描绘仙女的美丽与生活,反映出对爱情与美的渴望。时代背景的动荡,使得诗人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愈加迫切。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内心的渴望。诗的开头即以“殿内多仙女”引入,带出一种神秘而华丽的宫廷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别有当窗艳”的描绘,突出了女子的独特魅力。全诗运用丰富的比喻,将女子的舞姿比作“飞燕”,表现出其轻盈与灵动,令人浮想联翩。
在色彩的运用上,诗中“散黄分黛色”展现了女子妆容的多样性,既有亮丽的黄色,又有深邃的黛色,显示出一种和谐美。香气的描写也非常独特,“薰衣杂枣香”将美丽与芬芳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迷人的氛围。
最后两句转入个人情感的表达,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希望能依赖于君的恩宠,与君共成双成对,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有对美的赞美,又有对爱情的期盼。这种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诗在华丽的外表之下,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与期待,彰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展现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当窗艳”是指什么?
“学舞胜飞燕”中的“飞燕”比喻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