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寒夜怨》

时间: 2025-04-26 03:09:08

诗句

夜云生。

夜鸿惊。

凄切嘹唳伤夜情。

空山霜满高烟平。

铅华沉照帐孤明。

寒月微。

寒风紧。

愁心绝。

愁泪尽。

情人不胜怨。

思来谁能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08

原文展示:

寒夜怨
夜云生。夜鸿惊。
凄切嘹唳伤夜情。
空山霜满高烟平。
铅华沉照帐孤明。
寒月微。寒风紧。
愁心绝。愁泪尽。
情人不胜怨。
思来谁能忍。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夜晚,乌云渐渐升起,夜空中的鸿雁惊飞。
凄凉的鸣叫声刺痛了我夜晚的情感。
空旷的山间,霜满地,烟雾弥漫着宁静。
烛光微弱,照亮了孤单的帐篷。
寒月微弱,寒风紧逼,
我愁苦的心情无以言表,泪水已流尽。
情人之间的怨恨无法承受,
思念之苦,谁又能忍受?

注释:

  • 夜鸿:夜空中的鸿雁,常象征离别与思念。
  • 凄切:形容声音凄凉、切心。
  • 铅华:指烛光,形容光线的沉重与微弱。
  • 愁心绝:形容愁苦已到极点。
  • 情人不胜怨:情人之间的怨恨难以承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紫阳,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道士和诗人,擅长道教的理论及修道,是当时著名的道教领袖之一。他的诗歌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陶弘景晚年,正值他对人生、自然及情感的深思熟虑之际。在孤独的寒夜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离别和思念的苦楚,反映了他对感情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寒夜怨》是一首充满孤独与思念的诗。陶弘景通过描绘寒冷的夜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开头几句“夜云生。夜鸿惊。”即营造了一个寂静而又略显紧张的夜晚气氛,乌云笼罩,鸿雁惊起,似乎在预示着某种不安和离愁。接着“凄切嘹唳伤夜情”则通过鸿雁的鸣叫,进一步深化了离愁的主题。此处,诗人巧妙地将可闻的声音与可见的景象结合,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空山霜满高烟平”描绘了寒冷的自然环境,霜覆盖大地,烟雾弥漫,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而“铅华沉照帐孤明”则通过烛光的微弱与孤独,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单与无助。诗的后半部分愈发沉重,尤其是“愁心绝。愁泪尽。”的表述,直接传达出诗人感情的极度压抑与无奈。

最后两句“情人不胜怨。思来谁能忍。”更是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情感的深沉思考与无尽的苦痛,令人动容。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离别和思念的深刻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云生:夜晚的云层开始升起,暗示天气的变化和情绪的起伏。
    • 夜鸿惊:夜空中的鸿雁被惊动,象征着分离和思念。
    • 凄切嘹唳伤夜情:鸿雁的鸣叫声悲切,深深地刺痛了诗人的夜晚情感。
    • 空山霜满高烟平:描绘空旷的山间,霜满地,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意境。
    • 铅华沉照帐孤明:微弱的烛光照亮孤独的帐篷,表现出孤独的状态。
    • 寒月微:寒冷的月光微弱,暗示着夜的寒冷和情感的孤寂。
    • 寒风紧:寒风紧迫,进一步强调了寒冷的氛围和内心的压抑。
    • 愁心绝:心中愁苦已到无以言表之境。
    • 愁泪尽:泪水已经流尽,表示悲伤已至极点。
    • 情人不胜怨:情人之间的怨恨难以承受,情感的重压。
    • 思来谁能忍:思念的痛苦,令人无法忍受。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铅华沉照”以烛光比喻孤独与无助。
    • 拟人:夜鸿的惊飞表现了情感的激烈。
    • 对仗:如“寒月微。寒风紧。”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本诗核心在于表达孤独与思念之苦,展示了人在寒冷夜晚的脆弱与情感的深重。

意象分析:

  • 夜云:象征变化的时空,暗示着不安与离愁。
  • 鸿雁:传统象征离别与思念,尤其在夜晚的环境中更显孤独。
  • :象征寒冷与孤寂,营造出冷清的氛围。
  • 烛光:象征希望与孤独,微弱的光辉映射出内心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夜鸿惊”中的“鸿”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鱼
    D. 一种兽

  2. “寒月微”的“寒”指的是: A. 热情
    B. 冷清
    C. 温暖
    D. 暖和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愤怒
    C. 孤独和思念
    D. 轻松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陶弘景《寒夜怨》与李白《月下独酌》均表现对孤独的感受,但陶的诗更为沉重、内敛,而李白的诗则多了几分洒脱与豪放。两者在意象与情感的传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陶弘景诗文集》
  • 《南北朝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定风波 临江仙 临江仙 鹧鸪天 鹊桥仙(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 鹊桥仙 蓦山溪 蓦山溪 鹧鸪天(正月十四夜) 鹧鸪天(许总管席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荆公 著书等身 无字旁的字 峻法严刑 瞒昧 包含亢的成语 义孝 麥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包含阐的词语有哪些 骐骥过隙 毛病 包含腋的词语有哪些 日字旁的字 覆蕉寻鹿 同甲会 分毫不值 氏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