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2:0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2:01:28
作者: 杨慎 〔明代〕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
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在千点寒梅的映衬下,清晨的钟声响起,春天的信息传来,画楼的东边一片欣欣向荣。
收起灯火的庭院里,月光照耀着,显得格外悠长,秋千摇曳,轻风拂面。
鱼雁已经很难见到,水面和云彩显得沉重,身在异乡的我,对节日的更替感到无比惋惜。
能够高歌畅饮,幸好有金陵的友人陪伴,手中酒杯清澈,千万不要让它空着。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惭庵,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其诗歌风格独特,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元宵节后,作者独自在庭院中饮酒,感受到春天的氛围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节日的珍惜与对友人的怀念。
这首《鹧鸪天·元宵后独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元宵节后独酌时的复杂情感。开头通过“千点寒梅”与“晓角”交织,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清晨的宁静,暗示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到来。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将视角转向了自己所在的庭院,月光的照耀与微风的轻拂使得这一刻充满了诗意,同时也带来了一丝孤独感。
“鱼雁杳,水云重”两句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借用鱼和雁来象征远方的友人和故乡,突显了他对节日的惋惜与对故人的思念。然而,在情感的低谷中,诗人又找到了慰藉,提到“当歌幸有金陵子”,有友人在身边,便是最大的安慰。结尾的“翠斝清尊莫放空”则体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美好。
整首词情感层层递进,既有对春光的赞美,也有对友人的眷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千点寒梅”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冬季
B. 春季
C. 秋季
D. 夏季
“收灯庭院迟迟月”中的“迟迟”表示什么?
A. 急促
B. 悠长
C. 短暂
D. 明亮
诗人对节日的感受是:
A. 兴奋
B. 惋惜
C. 无所谓
D. 忙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杨慎的这首词更加强调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春天的期待,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