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折杨柳》

时间: 2025-04-24 20:19:30

诗句

白雪新年尽,东风昨夜惊。

芳菲随处满,杨柳最多情。

染作春衣色,吹为玉笛声。

如何于里别,只赠一枝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19:30

折杨柳

原文展示:

白雪新年尽,东风昨夜惊。
芳菲随处满,杨柳最多情。
染作春衣色,吹为玉笛声。
如何于里别,只赠一枝行。


白话文翻译:

新年刚过,白雪已经融化,东风昨夜带来了惊喜。大地上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而杨柳尤为情意绵绵。它染上了春天的颜色,轻轻一吹就像是玉笛的声音。可惜在这里分别,我只能送你一枝杨柳。


注释:

  • 白雪:指冬天的积雪,象征着寒冷的季节。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芳菲:指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景象。
  • 杨柳:象征着柔情和离别的情感。
  • 染作春衣色:比喻杨柳的颜色如春天的衣裳。
  • 玉笛声:用玉笛的声音来形容春风的轻柔,传达出一种柔美的意境。
  • 如何于里别:感叹分别的无奈与伤感。

典故解析:

杨柳代表着离别,古人常用杨柳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和离愁。特别是在送别时,赠送一枝杨柳更是寄托相思之情。诗中提到的“玉笛声”,常用来形容春风或音乐的优美,强化了春天的生机与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明代文学家。杨慎以才华横溢而著称,尤其在诗词、散文和戏曲方面都有高深造诣。其作品常蕴含哲理,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词多涉及人生哲学、自然景色等主题。

创作背景:

《折杨柳》创作于春天,正值新旧交替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杨柳的美丽,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与离别之情。这首诗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情感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折杨柳》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以“白雪新年尽”引入,描绘了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象,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接着,诗人通过“东风昨夜惊”展现了春风带来的生机,暗示着春天的来临。

“芳菲随处满,杨柳最多情”两句,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繁荣景象,而杨柳则是春天中最具情感的象征。诗人用“染作春衣色”形容杨柳的色彩,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与此同时,“吹为玉笛声”用音乐的意象,传达出春风轻柔的感觉,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的氛围。

最后两句“如何于里别,只赠一枝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惆怅。赠送一枝杨柳,既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也是一种别离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离别的愁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雪新年尽:描绘了冬季的结束,象征着新年的到来和旧岁的离去。
  2. 东风昨夜惊:春风的到来带来了惊喜,暗示着春天的生机。
  3. 芳菲随处满:春天的花草遍地开放,展现了春天的繁荣。
  4. 杨柳最多情:杨柳作为春天的代表,情感最为丰富,象征着柔情。
  5. 染作春衣色:杨柳的颜色如春天的衣裳,富有生机与活力。
  6. 吹为玉笛声:春风轻拂,宛如美妙的音乐,表达了春天的柔美。
  7. 如何于里别:感叹离别的无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8. 只赠一枝行:虽是别离,却以一枝杨柳表达祝福和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玉笛声”,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柔和与美丽。
  • 拟人:将杨柳描述为“最多情”,赋予了植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中采用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意象和杨柳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眷恋,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诗中的离别情感,体现了人们在迎接春天时的惆怅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雪:象征冬季的结束和纯洁。
  2. 东风:代表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
  3. 芳菲:象征春天的繁荣与美丽。
  4. 杨柳:象征柔情与离别。
  5. 玉笛声:象征春风的轻柔与音乐的美好。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杨柳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代表着柔情与依恋。白雪则象征着纯洁与新的开始,东风则是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白雪”主要象征什么?

    • A. 寒冷
    • B. 温暖
    • C. 离别
    • D. 繁荣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东风昨夜惊”是为了表现__

  3. 判断题:诗中的杨柳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情感的寄托。 (对/错)


答案:

  1. A. 寒冷
  2. 春天的到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 《春望》——杜甫
  3.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
  • 《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切,体现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这些作品同样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和情感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长寿乐·南昌生日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钓台 / 夜发严滩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满庭芳·小阁藏春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举世无伦 包含八的词语有哪些 病字头的字 讨野火 鸟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文擅雕龙 包含劈的词语有哪些 王字旁的字 尽收眼底 桃之夭夭 兰花手 门衰祚薄 宝盖头的字 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古巴 朱洗 不徇私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