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39
高上宸居隔紫烟,
洞中金闕暗相连。
辅光灶冷留香壤,
太素渊清涌玉泉。
后夜龙归云浪湿,
未明人起月华鲜。
秋光不老岩前麓,
到此偷闲亦自贤。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远的宫殿,被紫色的烟雾所隔,洞中金色的宫阙和外界暗暗相连。温暖的灶火已经熄灭,留下淡淡的香气;清澈的太素之渊涌动着玉泉水。夜晚的结束,龙归于湿润的云浪之中;天还未亮,人在明亮的月光下起身。秋日的光辉在岩石和山麓前依然常在,来到这里偷得片刻的闲情,便觉得自己也显得高尚了。
王繹,字子贞,号简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自然景观,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题张公洞》是王繹在游览张公洞时所作。张公洞是一个著名的道教名胜,诗人通过描绘洞中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王繹的《题张公洞》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高远的宸居和神秘的洞府,构筑出一个宛如仙境的场景。全诗给人一种宁静、幽远的感觉。
在意象上,诗人用“紫烟”与“金阙”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展现了道家思想中对“无为而治”的向往。灶火的冷却与清泉的涌动,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后夜的“龙归”与“月华鲜”则描绘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最后两句“秋光不老岩前麓,到此偷闲亦自贤”,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更蕴含了一种超然的心态。来到张公洞,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虽然身处尘世,却也感到心灵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在意境上浑然一体,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反映了道家哲学中“无为而治”的思想,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选择题:诗中“金阙”所象征的是什么?
A. 贫穷
B. 富贵
C. 平凡
D. 朴素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太素渊”的意象主要是指__。
判断题:诗人对秋天的感慨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首诗在意境和情感上有相通之处,但王维的诗更强调“山”的静谧,而王繹则多了一份“洞”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