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3:02
挽胡季昭
李庭芝 〔宋代〕
玉李当春孟,公书以讣闻,但期同气骨,不作异乡坟。岂料鳞音后,俄传蝶梦云。想教宁越水,恨不识朱云。
在春天的孟月,玉树李花盛开,我接到你的讣告,心中感到无比悲痛。只希望我们能够同埋一处,不愿你孤独地在异乡安眠。没想到你去世后,才收到你音讯,转眼间已如梦幻。想让宁越的水流淌,遗憾却无法识别那红色的云彩。
李庭芝,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通过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这首诗是为悼念胡季昭而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惋惜之情。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对逝者的追思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无奈。
《挽胡季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与惋惜。开篇“玉李当春孟”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春天通常象征着生命和希望,然而在这美好的时节,作者却接到了朋友的讣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提到“同气骨”,体现了作者与胡季昭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现出对友人去世的无奈和悲痛。
接下来的“岂料鳞音后,俄传蝶梦云”,则表现了对音信的惋惜,仿佛一切都是梦幻,不真实的。最后两句“想教宁越水,恨不识朱云”更是将思念与遗憾交织在一起,水流淌不息,象征着无尽的怀念,而“朱云”则暗指美好的回忆和希望,却又难以再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生死离别的无奈和对友谊的珍视。
全诗围绕对友人的怀念与哀悼展开,表达了生死离别的无奈与对友情的珍惜,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诗中“玉李”指什么?
A. 一种酒
B. 一种花
C. 一种山
D. 一种树
诗中提到的“鳞音”是指什么?
A. 鱼的声音
B. 音信
C. 鸟鸣
D. 诗歌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与李庭芝的《挽胡季昭》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家庭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慨,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