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7:48
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
——滕倪〔唐代〕
秋初江上别旌旗,
故国无家泪欲垂。
千里未知投足处,
前程便是听猿时。
误攻文字身空老,
却返渔樵计已迟。
羽翼凋零飞不得,
丹霄无路接差池。
在秋初的江边,依依惜别旌旗,
故乡无家,眼泪几乎要流下来。
千里之外,不知自己将何去何从,
前方的旅程,似乎只剩下听猿啼的时刻。
我误于攻读文字而让身心空虚老去,
如今想回归渔樵生活,却已为时已晚。
羽翼已凋零,无法再飞翔,
通向青天的路已然断绝。
作者介绍:滕倪,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无常与离别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滕倪离别吉州太守宗人迈之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篇,诗人在秋初的江边与友人离别,旌旗随风而舞,传达出一种离别的凄凉。而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家可归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展示了诗人对过往的深切怀念。
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诗人感到迷茫,千里之外的路途仿佛没有尽头,前方的旅程只剩下孤独的猿啼声,象征着一种无助和孤独的心境。诗人进一步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因过度追求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实际生活,导致了心灵和身体的空虚。
最后几句,诗人感受到理想的破灭和追求的无望,羽翼的凋零象征着追求的能力被削弱,丹霄无路则暗示着理想和希望的失落。整首诗在悲伤中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唐诗特有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离别、思乡、人生选择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的失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羽翼凋零”主要象征什么?
“千里未知投足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丹霄无路”主要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离别的情感,但在意境和情感的表达上有所不同。王维的诗更注重自然的描写和情感的平静,而滕倪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