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1:20
江楼晚望
——杜牧
湖山翠欲结蒙笼,
汗漫谁游夕照中。
初语燕雏知社日,
习飞鹰隼识秋风。
波摇珠树千寻拔,
山凿金陵万仞空。
不欲登楼更怀古,
斜阳江上正飞鸿。
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青翠的山色似乎被薄雾笼罩,谁又在这夕阳中游玩呢?初春时节,燕雏们开始鸣叫,似乎已经知道了社日的到来;而习惯了飞翔的鹰隼则感受到了秋风的来临。水波荡漾,犹如珍珠般的树木拔地而起,山峦耸立,仿佛金陵的天空被凿出万仞之高。我不想再登楼,只想怀念古人,斜阳下江面上正有大雁在飞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号樽前,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803年,卒于853年。他以七言绝句见长,作品多描写山水、咏史、抒情,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江楼晚望》创作于杜牧晚年,诗人身处南京,面临国家动荡和个人忧虑,借此诗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历史的懷念。诗中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
《江楼晚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暮色中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思考。开头两句,以“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描绘了江边的景色,色彩鲜明,意境深远。翠绿的山色被薄雾笼罩,夕阳西下,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燕雏的鸣叫和鹰隼的飞翔,体现了春秋交替的自然规律,寓意着生命的轮回和时光的流逝。特别是“波摇珠树千寻拔,山凿金陵万仞空”,展现出自然景色的壮美与人文历史的厚重,营造出一种宏伟的诗意画面。
最后两句“不欲登楼更怀古,斜阳江上正飞鸿”,转入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省思。诗人不愿再登高望远,似乎更愿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中,那种对大雁飞翔的描绘,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是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杜牧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珍视,情感基调深沉而优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江楼晚望》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杜牧
D. 白居易
“初语燕雏知社日”中的“社日”指的是什么?
A. 祭祀日
B. 农忙日
C. 春天的节日
D. 秋天的节日
诗中提到的“金陵”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上海
C. 南京
D. 西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杜牧的《江楼晚望》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但杜牧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而李白则通过夜景和酒意,渲染了一种豪放的情怀,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学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江楼晚望》的诗意和杜牧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