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28
早发赴洞庭舟中作
白居易 〔唐代〕
阊门曙色欲苍苍,
星月高低宿水光。
棹举影摇灯烛动,
舟移声拽管弦长。
渐看海树红生日,
遥见包山白带霜。
出郭已行十五里,
唯消一曲慢霓裳。
在阊门的晨曦中,天色渐渐变得苍茫,星星和月亮在水面上高低浮动。船桨划起的波影摇动着灯烛的光影,船只移动时管弦乐声悠长。渐渐看见海边的树木在阳光下呈现出红色的生机,远远望见包山上覆盖着白霜。出城已经行驶了十五里,唯有一曲《霓裳羽衣曲》的余音在耳边回荡。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关怀民生的主题而广受欢迎。他的诗歌涵盖了爱情、政治、人生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白居易赴洞庭湖的途中,描绘了清晨的湖面和沿途的景色。诗中融合了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欣赏与思考。
《早发赴洞庭舟中作》是一首描绘旅途清晨美景的诗,白居易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舟行湖上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的开头,“阊门曙色欲苍苍”以色彩的变化拉开了帷幕,晨曦映照下的湖面呈现出一种苍茫的美感,给人以宁静和深邃的感觉。接着“星月高低宿水光”,则通过星星和月亮的高低变化,呈现出清晨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棹举影摇灯烛动,舟移声拽管弦长”,不仅描绘了船行的动态美,也让人感受到船上悠扬的乐声,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场景。诗中对景物的描写细腻而富有韵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后半部分,诗人渐渐看到了“海树红生日”,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更是生命的象征,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而“遥见包山白带霜”,则通过对远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和思考。
最后“出郭已行十五里,唯消一曲慢霓裳”,在旅程的尽头,诗人回顾和总结这段旅途的美好,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旅途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清晨的旅途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向往,既有对美好景色的沉醉,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阊门”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南京
B. 北京
C. 成都
D. 西安
“舟移声拽管弦长”中的“管弦”指的是什么?
A. 船只
B. 乐器
C. 船桨
D. 水面
诗中提到的《霓裳羽衣曲》象征什么?
A. 舞蹈的优美
B. 战争的悲壮
C. 生活的平淡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