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4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43:38
白居易的《长相思》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在九月的西风中,月光冷冷地凝结着霜华。
我思念你,夜晚漫长,一夜之间魂魄多次升腾。
二月东风吹来,草木破土而出,花儿绽放心蕊。
思念你在春日漫长中,一天的思绪如肠中翻滚。
我住在洛桥北,而你住在洛桥南。
我们十五岁就相识,今年已是二十三岁。
就像女萝草生长在松树的旁边,
蔓藤短小却攀附不上高枝。
人们说人有愿望,愿望到达天上必能实现。
我愿作远方的野兽,与你并肩而行。
我愿作深山的树木,枝枝相连,共同生长。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深厚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歌种类丰富,涵盖了五言、七言、乐府等多种形式。白居易晚年在诗歌上追求清新自然,尤其以《长恨歌》和《琵琶行》闻名。
《长相思》创作于白居易的中年时期,正值他经历人生的种种情感波折之时。诗中通过对四季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长相思》以其清新流畅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白居易对爱情深刻的理解和表现。诗中以季节的变换为背景,通过对比秋冬与春夏的情感状态,表现了思念的绵长与相爱的希望。诗人在描写思念时,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冷霜、花心、女萝草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画面感,也使人感受到那种深埋心底的情感。尤其是“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的愿望,传达了强烈的对爱的渴望与承诺,令人动容。
白居易的诗歌常常反映出他对社会的关注与对平民生活的理解,而《长相思》则是他在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交织下所作出的生动描绘。通过对爱情的细腻刻画,诗人不仅传达了个人情感,也映射出了一种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描述了秋季的景象,西风吹来,月光映照下的霜华显得清冷,营造出思念的氛围。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表达了思念的痛苦与漫长,夜晚因思念而显得特别漫长。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草木复苏,传达了期待与重逢的渴望。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反映了思念之深,春日的漫长让思念更加明显,肠中情绪如波动般翻滚。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具体化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洛桥成为了情感的象征。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提到相识的时间,强调了情感的延续与积淀。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比喻爱情的依附性,女萝草的生长象征着对爱的渴望与难以攀附的无奈。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进一步描绘了相爱的难度,短小的蔓藤难以攀附高枝,暗示了爱情的阻隔。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表达了对愿望的信仰,愿望如同信念,能穿越天际。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表达了对爱的渴望,希望能与爱人同行,象征着无尽的陪伴。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希望与爱人紧密相连,象征着深厚的情感与永恒的结合。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渴望,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和深邃性。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反映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生活感悟。
诗中提到的“九月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凋零
C. 夏日的炎热
“愿作远方兽”的愿望代表了什么?
A. 渴望自由
B. 渴望陪伴
C. 渴望旅行
诗中提到的“女萝草”比喻什么?
A. 爱情的坚固
B. 爱情的依附与无奈
C. 爱情的自由
白居易《长相思》与元稹《离别诗》的对比:
两首诗都描绘了思念和离别的情感,但白居易更注重于季节变化带来的情感层次,而元稹则直白地表达了离别的痛苦与无奈。白居易通过自然意象传达对爱情的渴望,而元稹则更强调离别后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