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7:02
感春杂咏八首 其七
作者:姚鼐
橘树多好阴,乃在湘江涯。
光风荡朝日,朱实荣绿枝。
馨香既远达,乃托白玉墀。
被遇主人盻,宾客皆嗟咨。
植根谅非旧,为枳复何悲。
这首诗描绘了湘江边的橘树,树荫宜人,正好在清晨的阳光下,红色的果实挂满了绿枝。树的香气远远飘散,飘荡到白玉阶前。主人看到这一景象,宾客们也感到惊叹与赞美。种植的根本不是旧的,为什么对枳树会有悲伤呢?
姚鼐(1731-1816),字景山,号澧洲,清代诗人与学者,以诗、文、书法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关注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该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橘树的生长状态,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隐含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写开篇,第一句“橘树多好阴”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春日早晨。橘树的茂盛与丰盈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诗人通过对橘树的描绘,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接下来的“光风荡朝日”展现了春日的阳光与和风,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朱实荣绿枝”则进一步强调了果实的丰盈,体现了自然的富饶。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主人和宾客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氛围。宾客们对美景的赞叹,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诗人最后一句“植根谅非旧,为枳复何悲”则道出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种植的根本不是旧的,暗指人生的变化与无常,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何必过于悲伤。整首诗通过对橘树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的生活追求,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橘树和春天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同时,诗中对于枳树的思考,反映了人对生活变化的哲理思考,启示人们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中的起伏。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种植物?
“光风荡朝日”中的“荡”字意为?
诗中提到的“白玉墀”象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