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1:03
日高方得起,独赏些些春。
可惜宛转莺,好音与他人。
昔年此气味,还走曲江滨。
逢著韩退之,结交方殷勤。
蜀客骨目高,聪辩剑戟新。
如何昨日欢,今日见无因。
英奇一谢世,视听一为尘。
谁言老泪短,泪短沾衣巾。
阳光高照,我独自欣赏这点点春色。
可惜那婉转的黄莺,动听的歌声却是给了他人。
往年我对这气味的感受,依然是在曲江边徘徊。
偶然遇到韩退之,结交时恭敬周到。
来自蜀地的朋友,气质高雅,聪明机智,言辞犀利。
为何昨日的欢愉,如今却无缘再见?
英才一旦离世,视听都成了尘埃。
谁说老泪会流得很短?泪水却沾湿了我的衣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著称,作品多表达个人的失落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孟郊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尤其是对友人和才子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友人离去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描绘了春日的美好,然而随即转入对黄莺动听歌声的惋惜,暗示着即使春光明媚,内心的孤独却无法掩盖。这种对比手法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接下来的几句提到与韩退之的交往,表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尤其是在生命的晚期,友谊显得尤为重要。诗的最后两句以“老泪短”作为结尾,既是自问,也是自省,体现出诗人对生命短暂和友人逝去的无奈与悲伤。整体来看,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情感深邃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叹,情感基调深沉而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宛转莺”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诗中提到的“韩退之”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孟郊的《吊房十五次卿少府》更为沉郁,强调友谊的珍贵与生命的无常,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的洒脱与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