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杂曲歌辞 古离别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8 01:30:09

诗句

山川古今路,纵横无断绝。

来往天地间,人皆有离别。

行衣未束带,中肠已先结。

不用看镜中,自知生白发。

欲陈去留意,声向言前咽。

愁结填心胸,茫茫若为说。

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

处处得相随,人那不如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30:09

原文展示

《古离别二首 其二》

山川古今路,纵横无断绝。
来往天地间,人皆有离别。
行衣未束带,中肠已先结。
不用看镜中,自知生白发。
欲陈去留意,声向言前咽。
愁结填心胸,茫茫若为说。
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
处处得相随,人那不如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的愁苦与无奈。诗中提到山川纵横,古今之路不断,流露出人往来于天地之间,总是伴随着离别的感慨。虽然衣衫未整,心中却早已感到愁苦和结怨。即使不照镜子,也能感知到自己白发渐生,时光的流逝令人心生感慨。想要表达出内心的去留之意,话语却因哽咽而难以出口。胸中满是愁绪,心情茫然,不知如何诉说。荒凉的郊外,烟雾缭绕,广阔的野外,风声凄切,四处都能感受到离别的伤感,而人与月亮相比,又何其渺小无力。

注释

  • 行衣未束带:行衣未系带,形容出发时尚未整理好衣物,暗示心情匆忙与不安。
  • 中肠已先结:心中愁苦已然形成,内心的纠结早已存在。
  • 自知生白发:自己明白头发已渐渐变白,象征着年华的流逝和愁苦的积累。
  • 欲陈去留意:想要表达自己对去留的想法。
  • 愁结填心胸:心中满是愁苦,难以言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池,唐代诗人,以“愁苦”著称。他的诗风以沉郁、细腻见长,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离别时刻,反映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心境,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特有的时代气息与个人情感交融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艺术效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形象的意象展示了离别的痛苦。开篇以“山川古今路”引入,展现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离别的主题。接着,诗人通过“行衣未束带”表达了离别前的慌乱与急切,紧接着的“中肠已先结”则揭示了离别带来的深层愁苦。

在描写个人感受时,诗人用“自知生白发”来形象地表达了年华的流逝,人生的无奈。接下来的“欲陈去留意”更是渗透出一种无奈的哽咽,虽然内心有太多想说的话,但却在这离别时刻显得无从开口。

最后,诗歌给人以一种孤独的画面感——“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与“人那不如月”形成对比,突显出人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无助。这首诗以悲伤的情绪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一个人对离别的感受,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川古今路:强调时间的无尽与空间的辽阔。
  2. 纵横无断绝:表达了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持续不断的。
  3. 来往天地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天地间的流转。
  4. 人皆有离别:指出每个人都会经历离别,这是人生的常态。
  5. 行衣未束带:表现出急于离开的状态,心中焦虑。
  6. 中肠已先结:心中愁苦已然形成,象征着内心的纠结。
  7. 不用看镜中,自知生白发:自觉年华已逝,人生苦短。
  8. 欲陈去留意:想要表达内心的想法,却因痛苦而言语不畅。
  9. 声向言前咽:声音哽咽,无从表达。
  10. 愁结填心胸:心中满是愁苦,难以言表。
  11. 茫茫若为说:无从诉说,心理的迷茫。
  12. 荒郊烟莽苍:描绘了离别时的凄凉环境。
  13. 旷野风凄切:风声凄切,增强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14. 处处得相随:无论在哪里,离别的痛苦依旧伴随。
  15. 人那不如月:人与月亮相比,显得渺小无力,象征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感受与自然景物结合,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如“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形成整齐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描写风声和周围环境,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歌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亲友、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递出一种孤独、愁苦的情感,揭示了人生中的离别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意象分析

  • 山川: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辽阔,暗示离别的普遍性。
  • 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苦涩。
  • 荒郊野外:描绘孤独与凄凉的环境,增强离别的氛围。
  • 月亮:象征着孤独与思念,人与月亮的对比暗示人之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孟郊的《古离别二首 其二》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爱情
    B. 离别
    C. 自然

  2. 诗中提到“自知生白发”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离别的无所谓

  3. 诗中“荒郊烟莽苍”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城市
    B. 凄凉的自然
    C. 安静的庭院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离别之情,但更侧重于对友人的祝福与期盼,情感上较为轻松。

李白《夜泊牛津》:则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上更为深沉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西江月·翠岭游仙梦破 西江月 廿一史弹词第十段说元朝开场下场词二首 其二 西江月 水仙 西江月·吾道至尊至贵 西江月 西江月·伴我鹿车鱼釜 西江月·物里存亡有限 西江月 端午赐观击毬射柳五阕 其四 西江月 其三 叠前韵 西江月 其五 怀孝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敌国同舟 包含既的成语 鬯字旁的字 裰领道袍 采字旁的字 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揆文奋武 立字旁的字 浪子宰相 千生万死 叫条子 包含照的成语 投解 雨字头的字 齒字旁的字 泥猪疥狗 用钱 骥子龙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