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2:21
夜坐拥肿亭,昼登崔巍岑。
日窥万峰首,月见双泉心。
松气清耳目,竹氛碧衣襟。
伫想琅玕字,数听枯槁吟。
我在夜晚坐在肿亭中,白天则登上崔巍的山岑。
白天的阳光透过万峰的顶端,月光映照着双泉的心灵。
松树的气息让人耳目清新,竹子的氛围令衣襟显得碧绿。
我伫立思考琅玕这个字,细细听着枯树的吟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诗人,号叟宗,生于河南,卒于长安。其作品多以饱含哲理和情感著称,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颇具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孟郊在长安时期,可能因其内心对生活的思考与自然的向往而作。诗中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心灵宁静与清新。
《陪侍御叔游城南山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内心感受的诗。诗的开头,通过夜坐和昼登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时间流转的氛围,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深刻体验与思索。夜晚的静谧与白天的壮观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日窥万峰首,月见双泉心”的句子中,作者把自然的光影变化巧妙地融入到个人情感的流动中,传达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心灵的共鸣。
诗中“松气清耳目,竹氛碧衣襟”两句,描绘了山中松竹的清新气息,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更让人想到自然对心灵的洗涤与启迪。最后的“伫想琅玕字,数听枯槁吟”则揭示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深邃思考。
整首诗气韵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孟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夜坐”的地点是哪个?
“日窥万峰首”中的“日”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琅玕”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孟郊的自然描写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的深思,但王维的诗更注重情景交融,而孟郊则在细节描写上更为细腻。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