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1:21
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
作者:孟郊 〔唐代〕
万木皆未秀,一林先含春。
此地独何力,我公布深仁。
霜叶日舒卷,风枝远埃尘。
初英濯紫霞,飞雨流清津。
赏异出嚣杂,折芳积欢忻。
文心兹焉重,俗尚安能珍。
碧玉妆粉比,飞琼秾艳均。
鸳鸯七十二,花态并相新。
常恐遗秀志,迨兹广宴陈。
芳菲争胜引,歌咏竟良辰。
方知戏马会,永谢登龙宾。
在这片林子中万木尚未发芽,而这里却已先显春意。
这里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真是我所推崇的深厚仁德。
霜打过的叶子在阳光下舒展开来,风吹动着枝条,远处尘土飞扬。
初开的花朵沐浴在晨曦中,飞舞的雨滴流淌着清澈的水。
在喧闹的环境中欣赏不同的美景,采撷芳香的花朵,心中欢喜无比。
我沉浸于文思之中,世俗的事物又怎能让我珍惜?
碧玉般的妆容与粉色的比美,飞舞的琼花与艳丽的花朵并存。
鸳鸯花开了七十二种,花姿各异,皆焕发新意。
我常常担心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直到这次盛宴得以展现。
花香争奇斗艳,歌声与美好的时光交织在一起。
我方才明白,戏马的场面让我与登龙的宾客永隔千里。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河南南阳,因其诗风清新、高远,常以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著称。孟郊的作品多以抒情和景物描写为主,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季宴会,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宴会的欢愉气氛。诗人在宴会上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同时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理想的追求。
《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是一首描写春天盛宴的诗,诗中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宴会的欢愉和诗人对美的追求。开头两句“万木皆未秀,一林先含春”描绘了春天的早期景象,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希望。接下来,诗人以“此地独何力,我公布深仁”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展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诗中对自然的细致描写,如“霜叶日舒卷,风枝远埃尘”,展现了春天气息的变化以及自然的细腻之美。而“初英濯紫霞,飞雨流清津”则描绘了春花初绽的美丽,雨水将花朵滋润,象征着生长与希望。整首诗在描绘春景的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我理想的思考,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在宴会结束时,感慨与高朋的相聚是短暂的,这种情感上的升华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诗歌不仅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理想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与友情的思考,体现了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木皆未秀”意指什么?
a) 春天已到
b) 万树尚未发芽
c) 树木繁茂
“此地独何力”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赞美?
a) 自然风光
b) 友谊
c) 土地的气候与仁德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世俗的批判
c) 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