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拟咏怀诗 二》

时间: 2025-07-27 23:22:29

诗句

赭衣居傅岩。

垂纶在渭川。

乘舟能上月。

飞幰欲扪天。

谁知志不就。

空有直如弦。

洛阳苏季子。

连衡遂不连。

既无六国印。

飜思二顷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22:29

原文展示:

赭衣居傅岩。垂纶在渭川。乘舟能上月。飞幰欲扪天。谁知志不就。空有直如弦。洛阳苏季子。连衡遂不连。既无六国印。飜思二顷田。

白话文翻译:

穿着赭色衣服的人居住在傅岩。在渭川边垂钓。乘着船仿佛能登上月亮。飞驰的车幔仿佛要触摸天空。谁知道他的志向未能实现。空有一颗正直如弦的心。洛阳的苏季子,联合六国却未能成功。既然没有得到六国的印信,反而思念那二顷田地。

注释:

  • 赭衣:古代罪犯所穿的红褐色衣服,这里指代身份低微的人。
  • 傅岩:地名,相传为商代贤人傅说隐居之地。
  • 垂纶:垂钓,纶是钓鱼用的丝线。
  • 渭川:河流名,流经陕西。
  • 飞幰:飞驰的车幔,形容车行迅速。
  • 扪天:触摸天空,形容志向高远。
  • 直如弦:形容性格正直。
  • 苏季子:指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曾游说六国联合抗秦。
  • 连衡:联合六国。
  • 六国印:指苏秦游说六国成功后所得到的六国相印。
  • 飜思:反而思念。
  • 二顷田:指普通的小块田地,比喻平凡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擅长诗赋。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遭遇,风格沉郁顿挫。此诗《拟咏怀诗 二》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庾信对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无奈和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在动荡的南北朝时期,许多士人怀才不遇,庾信通过此诗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高远的志向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中“乘舟能上月。飞幰欲扪天”描绘了作者的宏伟志向,而“谁知志不就。空有直如弦”则表达了志向未能实现的痛苦。最后两句“既无六国印。飜思二顷田”则反映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在动荡时代中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赭衣居傅岩”:以赭衣象征身份低微,傅岩则暗示隐居之地,表达了作者的隐逸情怀。
  • “垂纶在渭川”:垂钓象征闲适生活,渭川则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 “乘舟能上月”:夸张手法,表达了作者的高远志向。
  • “飞幰欲扪天”:继续使用夸张手法,强调志向的宏伟。
  • “谁知志不就”:转折,表达了志向未能实现的无奈。
  • “空有直如弦”:比喻作者的正直性格,但也暗示了正直带来的困境。
  • “洛阳苏季子”:借用苏秦的典故,暗示作者的政治抱负。
  • “连衡遂不连”:表达了联合六国理想的破灭。
  • “既无六国印”:直接指出政治抱负的失败。
  • “飜思二顷田”:表达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夸张:如“乘舟能上月”和“飞幰欲扪天”,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比喻:如“直如弦”,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性格。
  • 典故:如苏秦的典故,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个人抱负与现实困境的冲突,以及对平凡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和夸张手法,诗

相关查询

晨日湖{左氵右父}至青日有数老父携筐筥拜道 陈正献权摄帖赞 陈僧智永归田赋帖赞 参寥新秋帖赞 蔡忠惠赵氏风度帖赞 病中有感四首 病中有感四首 病中午后登山閒步遥见园亭有以帟张栏处久而 病中午后登山閒步遥见园亭有以帟张栏处久而 病中散步六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陈阅 鼻塌嘴歪 交角 谷字旁的字 包含狡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运筹决策 硕问 伯歌季舞 柔远怀迩 耽惊受怕 朽木之才 倒八字的字 包含醅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优游自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