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35
送从叔赴洪州
荣家兼佐幕,叔父似还乡。
王粲名虽重,郄超髯未长。
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
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送别我的从叔前往洪州,
荣氏家族里你曾辅佐幕府,叔父的回归让人感到亲切。
王粲的名声虽然显赫,但郄超的胡须尚未丰盛。
在夏口的水上轻声划桨,见到浔阳时收起手中的笏板。
在后夜思念的地方,中庭的月亮格外明亮。
李端(?—约835年),字子云,唐代诗人,主要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著称。其诗风清新明快,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情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诗人送别亲人从叔前往洪州,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同时,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王粲和郄超,反映出诗人在阐述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关注到文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示出士人的文化自觉。
《送从叔赴洪州》是一首具有深厚情感的送别诗,通过简单的叙述,展现出诗人与从叔之间的亲情与依依不舍。首句“荣家兼佐幕”开篇即点出家庭背景,暗示诗人与叔父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诗人提到著名的文人王粲,说明尽管王粲名声显赫,但郄超的年轻形象则表明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年轻人的鼓励。
后半部分“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诗人送别时的情景,桡声轻鸣,舟行水上,显得轻松自在。然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是浓浓的思念情感,最后一句“中庭月一方”更是将思念推向高潮,月光照耀下的中庭,象征着思念的绵延与孤寂。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层次,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全诗围绕亲情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亲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唐代士人对人际关系和情感的重视。
诗中的“鸣桡”指的是什么?
下列哪位文人被提到?
“后夜相思处”中的“相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