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0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04:24
《鲜于少府宅看花》
作者:李端
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
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
垂栏复照户,映竹仍临水。
骤雨发芳香,回风舒锦绮。
孤光杂新故,众色更重累。
散碧出疏茎,分黄成细蕊。
游蜂高更下,惊蝶坐还起。
玉貌对应惭,霞标方不似。
春阴怜弱蔓,夏日同短晷。
回落报荣衰,交关斗红紫。
花时苟未赏,老至谁能止。
上客屡移床,幽僧劳凭几。
初合虽薄劣,却得陪君子。
敢问贤主人,何如种桃李。
谢家的花草盛开,繁多得让人目不暇接。
在绿苔前面,花朵烂漫;在青青的草地里,显得娇娴可人。
阳光透过栏杆,映照着窗户,竹影也映在水面上。
骤然的雨水带来了芳香,回旋的风儿舒展着锦绣。
孤独的光影交织着新旧,五彩缤纷的花朵更加沉重。
绿意从稀疏的茎中散出,黄色的花蕊分开成细细的形状。
游蜂在空中飞舞,惊动了蝴蝶,让它们又坐下又飞起。
美丽的容颜让我倍感惭愧,霞光中的花朵也显得不同。
春天的阴影怜惜着柔弱的藤蔓,夏天的日子也短暂而残酷。
花谢与花开相互辉映,争奇斗艳的红紫花。
如果花期未能好好欣赏,年老时又如何能够停止惋惜?
贵客们屡屡移床而坐,幽僧也在案几旁劳作。
初次相聚虽然薄弱,但也有幸陪伴君子。
敢问贤主,您如何种桃李呢?
作者介绍
李端(约850年—约895年),字少君,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官至太常博士。其诗以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代盛世,诗人受邀到鲜于少府的宅邸赏花,表达了对美丽花景的赞美及对人生短暂、享受当下的思考。
《鲜于少府宅看花》是一首描写花卉盛景的诗,透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展现了春夏之交的花卉景象。诗中“骤雨发芳香,回风舒锦绮”一句,运用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之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诗中游蜂与惊蝶的描写,更增添了生动的气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花丛间的喧闹与活力。
此外,诗中最后几句表达了对赏花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思考,诗人以“敢问贤主人,何如种桃李”收尾,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敬重,又带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强调了赏花时光的珍贵与人生的短暂,鼓励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享受美好,珍惜眼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骤雨发芳香”表达了什么?
A. 雨水的急促
B. 花香的浓郁
C. 蜜蜂的飞舞
诗人最后一句“何如种桃李”是在询问什么?
A. 种植技巧
B. 交友之道
C. 花的品种
诗中提到的“游蜂”象征着什么?
A. 时光流逝
B. 自然的生机
C. 生活的忙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