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10
与苗员外山行
作者: 李端〔唐代〕
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
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古人留下的道路早已消逝,今天我和你一起行走在这山间。如果等到青山都消逝,我想应该会迎来白发苍苍的时日。谁能想到走到兰若的地方,却只留下一个书名而已。
“白发生”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衰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兰若(兰若寺)在古代文学中常作为隐士或追求清静生活的象征,代表着一种超脱的精神追求。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风景以及人生哲理为主,风格清新,常常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作于与友人一同游山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在唐代,文人雅士常常结伴游山玩水,借此抒发情感,诗中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人生的思考。
《与苗员外山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与友人共游的过程中,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以“古人留路去”引入,表现出对历史的追溯与对当下的珍惜。接着“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通过青山与白发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诗的最后一句“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则让人产生对文化遗产和个人记忆的思考,仿佛在问:在这纷繁的尘世中,我们最终能留下什么?整首诗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生命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什么?
A. 年轻与活力
B. 衰老与遗忘
C. 文化与历史
“白发生”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C. 友谊的长久
兰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华与喧嚣
B. 平静与隐逸
C. 战争与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