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9:5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9:54:09
送友人游蜀
作者: 李端 〔唐代〕
嘉陵天气好,百里见双流。
帆影缘巴字,钟声出汉州。
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愁。
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美好的天气,嘉陵江水清澈,远处可以看到双流的交汇。船帆在水面上轻轻划过,巴字形的江边景色尽收眼底,钟声从汉州传来,显得格外悠远。春草虽已渐晚,但绿原依旧生机勃勃,而青木间的猿声却透着一丝愁苦。这里本是一个风流旖旎的地方,然而游人却容易在此白头,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流逝。
“风流地”常用来指代风景如画、适合游玩的地方。诗中提到的“游人易白头”则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暗含对游子漂泊生涯的叹息。
作者介绍:李端,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作品多以描绘山水风光和表达离别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送别友人前往蜀地时所写,表达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对蜀地美丽风光的赞美。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送别友人的场景,诗人透过对嘉陵江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开头两句“嘉陵天气好,百里见双流”,描绘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江水清澈,远望双流,展现出一种开阔的美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为友人的旅程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氛围。
接下来的“帆影缘巴字,钟声出汉州”,则将目光转向水面和远方的钟声,细腻地捕捉了旅行的意境。船帆轻盈,钟声悠扬,带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仿佛在诉说旅途的美好。
而“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愁”一句,转而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春草虽晚,却依旧生机勃勃;而青木间的猿声则透出愁苦,仿佛在感叹岁月的无情,暗示着人生的短暂。
最后一句“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则引发了对人生的深思。虽然美好的风光令人神往,但游人却常常在流连忘返中感叹时光的流逝,最终易于苍老。这种对美好与无常的感慨,使整首诗不仅仅是送别的情感,更是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感慨人生短暂,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岁月流逝的思考,体现了人生的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嘉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的“绿原春草晚”表达了什么情感?
"游人易白头"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