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遗》

时间: 2025-04-26 03:54:22

诗句

悠然对惠远,共结故山期。

汲井树阴下,闭门亭午时。

地闲花落厚,石浅水流迟。

愿与神仙客,同来事本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22

原文展示:

悠然对惠远,共结故山期。
汲井树阴下,闭门亭午时。
地闲花落厚,石浅水流迟。
愿与神仙客,同来事本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惠远(指惠远寺)悠然自得的心境,共同期待再次相聚于故乡山间。他们在树荫下汲水,闭门享受午后的宁静时光。大地安静,花瓣纷纷落下,石头旁的水流缓慢而清澈。他希望与神仙一样的客人,一起前来侍奉自己的老师。

注释:

  • 惠远:指惠远寺,是唐代著名的一个寺庙,通常与禅宗有关。
  • 故山期:指对故乡山水的期待和向往。
  • 汲井:指从井里打水,表现出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 亭午时:指正午时分,表示诗人闭门静坐的悠闲。
  • 神仙客:喻指志同道合的人,或理想境界的追求者。
  • 本师:指自己的老师,可能是指佛教的导师或思想的启蒙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约公元790年-约公元835年),唐代诗人,字彦方,号清庵,常与友人吟咏,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禅宗盛行时期,诗人可能在惠远寺游览时,感受到宁静的环境和对人生的思考,因而作此诗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师道的尊敬。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联“悠然对惠远,共结故山期”开篇即确立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眷恋,展现出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内心的美好愿望。接下来的“汲井树阴下,闭门亭午时”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场景,树荫下的安静和正午的闭门,形成了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

诗中“地闲花落厚,石浅水流迟”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安静而慢节奏的环境,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最后的“愿与神仙客,同来事本师”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智慧、教诲的渴望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优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悠然对惠远:悠闲自得地面对惠远寺,表达对这处圣地的向往。
  2. 共结故山期:与友人共同期盼重聚在故乡的山水之间。
  3. 汲井树阴下:在树荫下汲水,展现了生活的安静与自然。
  4. 闭门亭午时:正午时分闭门静坐,享受宁静的时光。
  5. 地闲花落厚:大地安静,花瓣纷纷落下,描绘出自然的和谐。
  6. 石浅水流迟:水流缓慢,石头浅显,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7. 愿与神仙客:希望与理想中的人相聚,寻求精神上的共鸣。
  8. 同来事本师:共同侍奉老师,表达对智慧的渴望和尊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汲井树阴下,闭门亭午时”,工整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树荫、花落、水流等意象,传达出自然的静谧和诗人的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智慧的追求,展现了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惠远: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追寻。
  • 树阴:代表自然的保护和安逸的生活状态。
  • 花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水流:象征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惠远”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座山
    B. 一座寺庙
    C. 一条河流
    答案:B

  2. 诗人希望与谁一起事奉本师? A. 知己
    B. 神仙客
    C. 家人
    答案:B

  3. “闭门亭午时”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A. 热闹的市场
    B. 安静的隐居生活
    C. 朋友聚会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而李端的诗则更加强调对师道和精神追寻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论文和诗词研究书籍。

相关查询

闭门 喻吟 寄武陵微上人 听泉 谢贯微上人寄示古风今体四轴 游谷山寺 寄顾处士 山中春怀 乞樱桃 贺行军太傅得《白氏东林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圣人无常师 又字旁的字 阻障 歹结尾的成语 弹尽援绝 袭人故伎 求贤若渴 两点水的字 南极仙翁 干字旁的字 广开言路 四点底的字 卖笑追欢 建之底的字 责降 朝督暮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