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19
宿云际寺赠深上人
作者: 李端 〔唐代〕
暂别青蓝寺,今来发欲斑。
独眠孤烛下,风雨在前山。
坏宅终须去,空门不易还。
支公有方便,一愿启玄关。
我暂时离开青蓝寺,今天来到这里感到心情沉重。
独自一人在烛光下入睡,前山的风雨声不断。
破旧的宅子终究是要离开的,空旷的寺庙却不容易再回到。
支公的法门确实方便,希望能够开启我的心灵之门。
“支公”指的是支道林,他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以其智慧和道德受到尊敬。诗中提到的“方便”意指他教导人们以简单的方式来理解深奥的道理,具有启迪心灵的作用。
李端,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李端在诗中常常融入佛教思想,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李端离开青蓝寺,前往云际寺的时候,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新环境的期待。诗人在此时面临人生的选择和内心的挣扎,故而写下此诗。
李端的《宿云际寺赠深上人》展示了他对人生、孤独与求道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暂别青蓝寺”开篇,便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青蓝寺的过往中,诗人或许感受到了宁静与满足,而“今来发欲斑”则表露出他对新环境的不安和惆怅。接下来“独眠孤烛下”描绘了一幅孤独的画面,烛光微弱,仿佛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渺小。
“风雨在前山”则将外部环境与内心情感相结合,风雨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不确定,而“坏宅终须去,空门不易还”则反映了对旧居的留恋以及对新生活的无奈。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的复杂情绪。
最后一句“支公有方便,一愿启玄关”则是对智慧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希望通过高僧的教导找到内心的安宁。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李端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变化生活环境中的孤独与不安,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智慧的渴求。李端通过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佛教思想的思考。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支公”指的是谁?
A. 一位普通僧人
B. 唐代著名高僧支道林
C. 诗人的朋友
“独眠孤烛下”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