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3:15
答杨
一生忠孝发于诗,不为桃根与柳枝。 枣本流传容有伪,笺家穿凿苦求奇。 偶全要领惭轻典,虚哎心肝悔少时。 泽畔累臣搔白首,孤吟不敢累亲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忠孝的坚定信仰,认为这些情怀应通过诗歌来表达,而不是通过外在的物质(如桃树根和柳枝)。他提到,虽然枣树的根基可能有伪传,但对于诗的追求却是苦心孤诣的。他感到有些惭愧,因为自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仍显肤浅,内心深感悔恨。最后,他提到在泽边的白发老人,孤独吟唱,不愿意让亲人知晓自己的苦闷。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游,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内容多涉及忠孝、抒情和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忠孝传统的思考和对自身诗歌艺术追求的反省。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个人的忠诚与理想常常面临挑战,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刘克庄的《答杨》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他对忠孝以及诗歌艺术的独特理解。诗的开篇便明确了忠孝的主题,强调了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性,而非追求表面的华丽。通过提及桃根与柳枝,诗人传达出对浮华与真实之间的对比,反映了他心中对生活的深刻认识。
在对诗歌的理解上,刘克庄流露出一丝自我怀疑与惭愧,他意识到自己的诗歌造诣尚浅,未能完全掌握经典的精髓。这种对自我不足的反思,恰恰体现了他对诗歌严谨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描绘了一个孤独吟唱的老者形象,象征着对人生的深刻感慨和对亲情的自我封闭,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表达了对忠孝的坚定信念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追求,结合个人的内心反思,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诗人对浮华的拒绝与对内心真实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深邃的思想。
诗中提到的“桃根与柳枝”象征什么?
诗人对自己诗歌造诣的态度是?
“泽畔累臣搔白首”中的“白首”指的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