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4:31
杰阁危甍架紫烟,
探奇谁向泬寥天。
也知说梦还成梦,可许求仙便得仙。
国到华胥终杳渺,
事如蕉鹿亦因缘。
多生为问情何著,
辛苦春蚕欲再眠。
高耸的楼阁在紫烟中摇曳,
谁能向那深邃的天空探寻奇妙?
明白了梦终究是梦,
但若真心求仙,或许能得仙。
国度到达华胥却终究渺茫,
事情如同蕉鹿,皆因缘分而已。
多生的问候情何以寄,
春蚕辛苦,只想再度入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董凤三,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著称。他的作品多探讨梦境、人生和理想之间的关系,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重过黄粱祠》是董凤三在追寻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索中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梦境与现实、追求与放弃的深刻理解。
《重过黄粱祠》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探讨了人类对于理想与现实的追求。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高耸楼阁在紫烟中若隐若现的画面,给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疑问:在这深邃的天空中,谁能真正探寻到奇妙的真理?这表达了人对未知的渴望和探索的精神。
“也知说梦还成梦,可许求仙便得仙。”这一句中,诗人意识到梦只是梦,但仍然抱有对理想的追求,暗示着人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接下来的句子提到“国到华胥终杳渺”,则进一步强调了理想的遥不可及。
最后,诗人以“辛苦春蚕欲再眠”结束,表现了对生活疲惫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艰辛,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激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胥”象征什么?
“辛苦春蚕欲再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董凤三的《重过黄粱祠》更注重内心的哲学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对人生的豪放与激情。两者在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上各有千秋,但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