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1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10:14
送独孤判官赴岭
——刘长卿
伏波初树羽,
待尔静川鳞。
岭海看飞鸟,
天涯问远人。
苍梧云里夕,
青草嶂中春。
遥想文身国,
迎舟拜使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独孤判官即将赴岭南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伏波初树羽,暗示着独孤判官的前程如同初生的羽毛一样轻盈;同时也期望他能在安静的水面上如鱼般自在。岭南海边的飞鸟吸引着他的目光,诗人更是希望在天涯之远的地方能够询问那些远行的人。苍梧山的夕阳映照着云彩,青草山中的春意盎然,诗人回忆起那个文化繁盛的文身国,期待有朝一日能迎接归来的使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梦得,唐代诗人,生于约709年,卒于约785年。他以山水诗和送别诗著称,作品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送别独孤判官赴岭南之际,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折射出当时官场生活的复杂与人际关系的微妙。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诗的开篇以“伏波初树羽”引入,既展现出独孤判官的崭新旅程,又寓意他如羽毛般轻盈的未来。紧接着的“静川鳞”则展现出宁静的环境,暗示着诗人对友人平安的祝愿。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岭海的飞鸟,象征着自由与希望,表达了对朋友远行的期许与祝福。诗中的“苍梧云里夕”与“青草嶂中春”则通过自然意象的对比,突出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渗透着一种淡淡的伤感和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流畅自如,意蕴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又饱含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盼,描绘了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伏波”指的是哪个象征?
“苍梧云里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用到的自然意象有哪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但其风格更为奔放,情感更为激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则是在描绘友人前程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更为深沉的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