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37
送刘十(一作刘十一) 作者:李颀 〔唐代〕
三十不官亦不娶,时人焉识道高下。
房中唯有老氏经,枥上空馀少游马。
往来嵩华与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
西林独鹤引闲步,南涧飞泉清角巾。
前年上书不得意,归卧东窗兀然醉。
诸兄相继掌青史,第五之名齐骠骑。
烹葵摘果告我行,落日夏云纵复横。
闻道谢安掩口笑,知君不免为苍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三十岁仍未成婚且未官职的朋友(刘十或刘十一)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人感叹世人难以识别他的才华与道德成就。家中只有老子的书籍相伴,而马厩里只剩下少许游弋的马匹。诗人常在嵩山与华山之间游荡,吟唱着春日的歌曲。西林的孤鹤引领着他悠闲地散步,南涧的飞泉清澈,像是清风拂面。前年他上书未能如愿,回到东窗下无所事事,醉意朦胧。兄弟们相继掌握了青史的名声,唯独他在第五名的位置上与骠骑相提并论。朋友们为他烹葵采果,告别的时候夕阳西下,夏云依旧在空中飘荡。听说谢安对此掩口而笑,心知朋友难免要为百姓的苦难而忧虑。
李颀,唐代诗人,字季长。与王维、孟浩然等人齐名,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李颀好友刘十(或刘十一)即将离别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尤其是未能如愿以偿的困境。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自然意象和深沉的人生思考著称。李颀通过对刘十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朋友的深情与对生活的无奈。诗的开头对刘十的境遇进行了直白的叙述,表明他虽年过三十,但却未能在仕途或婚姻上有所成就,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体人生选择的重视。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老子经典的引用和空荡荡的马厩,暗示了刘十的孤独与内心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与恬淡。他在山水之间游荡,放歌吟唱,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诗的最后几句则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朋友的深切关怀,流露出一丝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示了李颀深厚的诗艺和对人生的独到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世俗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理想的执着。
李颀的好友刘十(或刘十一)在多大年纪时仍未官职和婚娶?
诗中提到,房中仅有哪本书?
诗的最后几句提到的“苍生”指的是什么?
李颀与王维在表达自然景观时,王维的诗更显沉静,李颀则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两位诗人均反映了唐代士人的迷茫与追求,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李颀更显忧伤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