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5:50
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
玉颜艳艳空相向,满堂目成不得语。
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
暗中珠翠鸣珊珊。宁爱贤,不爱色,
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
楚王在章华台上设宴招待宾客,章华的美人擅长歌舞。
她的美丽容颜让人无法直视,满堂宾客都说不出话来。
红烛熄灭,芳香的美酒也喝尽,薄薄的衣服在春夜里显得寒冷,
解开缨带只为寻求一时的欢愉。君王宽恕了过错,
暗中珠翠的饰物发出清脆的声响。宁可爱贤德之人,不爱色美之人,
青娥的死去谁能识得,然而这竟然影响了国家的安危。
李颀,字延年,号青山,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和人情,风格典雅、细腻,对后世影响深远。
《绝缨歌》写于唐代贞观年间,正值社会繁荣,文人雅士聚会频繁,歌舞盛行。此诗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杂。
《绝缨歌》是一首描绘宴会场景的诗,展现了唐代王公贵族生活的繁华与奢靡。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表现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和对权力游戏的反思。开头几句描绘了宴会的热闹景象与美人优雅的舞姿,营造出一种迷人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逐渐引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美丽的外表与内在的道德价值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人情感与国家社稷之间的关系。最后两句更是以青娥的悲剧结尾,暗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贤德之人的向往与对权力游戏的批判。
诗歌通过宴会场景与人物命运,探讨了美与道德、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了社会对贤德之人的重视与对权力游戏的深刻反思。
《绝缨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绝缨解带”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宁爱贤,不爱色”强调了什么?
《绝缨歌》与李白的《庐山谣》在主题上都有对人性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偏向自然哲理,而《绝缨歌》则更关注于人际关系与权力的游戏。两者都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