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5:47
万叠青峰压绿涛,胜游逸兴托同袍。
寻山客集春三月,问渡舟摇水一篙。
秀毓楚材饶杞梓,词摛艺圃续风骚。
悬知屈宋遗徽在,为触吟情试彩毫。
这首诗描绘了岳麓书院的美丽景色和文化氛围。青色的山峰叠起,压迫着绿色的波涛,令人心情愉悦,仿佛与同伴的游玩兴致交融在一起。春天的三月,登山的客人们汇聚在这里,询问渡船的情况,船只在水面上轻轻摇晃。一方面这里的自然资源丰富,楚地的优质木材多得像杞梓一样;另一方面,这里还培养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们的作品延续着古代的风流雅韵。最后,诗人感慨道,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屈原和宋玉的遗风,激起自己的吟唱情怀,试图用彩色的笔墨记录下这一切。
徐炘,清代诗人,生于1739年,卒于1817年,字子尧,号清风,晚号涧亭,籍贯江西。他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岳麓书院纪事 其一》创作于徐炘游览岳麓书院时,书院坐落于岳麓山下,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诗中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岳麓书院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文化的珍视。开篇“万叠青峰压绿涛”,用完美的形象描绘了岳麓的自然环境,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青山绿水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转向人文情怀,提到“寻山客集春三月”,让人想起春日的温暖与游人如织的热闹场面,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秀毓楚材饶杞梓”一句,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资源的丰富,也暗指书院所培养的优秀人才,结合“词摛艺圃续风骚”,进一步突显了岳麓书院作为文化圣地的地位。这一段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的责任感。
最后,诗人以“悬知屈宋遗徽在”为结尾,表明自己在此地受到古代文化的滋养,激发了创作的灵感与激情,表现了他对古代诗人屈原和宋玉的敬仰,体现出强烈的文化自觉。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完美结合,深刻反映出诗人对故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精神的追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岳麓书院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关系,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观包括哪两种元素?
诗人提到的古代诗人是谁?
“寻山客集春三月”中“春三月”具体指的是哪个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