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38
寸禄言可取,托身将见遗。
惭无匹夫志,悔与名山辞。
绂冕谢知己,林园多后时。
葛巾方濯足,蔬食但垂帷。
十室对河岸,渔樵祗在兹。
青郊香杜若,白水映茅茨。
昼景彻云树,夕阴澄古逵。
渚花独开晚,田鹤静飞迟。
且复乐生事,前贤为我师。
清歌聊鼓楫,永日望佳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诗人感叹自己微薄的官职和不愿托身于他人,心中愧疚于没有志向,后悔曾经辞别名山。虽然辞去了曾经的知己,但仍希望在这片林园中度过余生。诗人用葛巾洗脚,享用简单的蔬食,过着清淡的生活。他的住所临河而建,渔夫和樵夫常来此地。青郊中杜若花香四溢,白水映照着茅屋。白天的阳光透过树影,晚上则在古道上留下清澈的阴影。水边的花在晚春独自盛开,天上的白鹤悠然飞行。诗人希望能够乐在其中,前贤的事迹是他学习的榜样。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他轻声歌唱,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李颀,字延年,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以五言诗闻名,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李颀隐居东川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表达他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李颀的《不调归东川别业》是一首充满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中透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作者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河岸边的宁静环境,展现了生活的恬淡与从容。全诗以“寸禄言可取”开篇,表明了诗人对微薄官职的不屑和对生活的重新审视。接着,诗人表现出对志向的惭愧和对过去选择的悔恨,反映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自省。
“十室对河岸,渔樵祗在兹”一句,展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平和与简单,渔夫与樵夫的身影则象征着真实而朴素的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依恋。整首诗在描绘宁静生活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主义情怀。
整首诗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名利的淡薄。诗人希望通过这种生活方式,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选择题:诗中“寸禄”指的是什么?
A. 微薄的俸禄
B. 丰厚的收入
C. 高贵的身份
D. 名声显赫
填空题:诗人通过描绘_____来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前贤”为诗人提供了追求名利的榜样。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