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在洪州答綦毋学士》

时间: 2025-04-26 14:56:01

诗句

旬雨不愆期,由来自若时。

尔无言郡政,吾岂欲天欺。

常念涓尘益,惟欢草树滋。

课成非所拟,人望在东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01

在洪州答綦毋学士

作者: 张九龄 〔唐代〕

原文展示:

旬雨不愆期,由来自若时。
尔无言郡政,吾岂欲天欺。
常念涓尘益,惟欢草树滋。
课成非所拟,人望在东菑。

白话文翻译:

这场及时的雨没有耽误农时,正如我所期盼的那样。
你虽然不谈郡政,但我怎么会希望天公来欺骗我呢?
我常常想到细小的雨水是有益的,只有在这雨水滋润下,草木才能茁壮成长。
课程的进展并不是我所预想的那样,人们的希望都在东边的田地里。

注释:

  • 旬雨:十天的雨,指及时的雨水。
  • 不愆期:没有耽误农时。
  • :你,这里指对方。
  • 郡政:地方政府的事务。
  • 涓尘:细小的雨水。
  • 草树滋:草木因雨水而茂盛。
  • 课成:课程的完成或进展。
  • 东菑:东边的田地,象征希望和丰收。

典故解析:

该诗中涉及的典故不多,主要是表达了对时雨的珍视,以及对地方政务的关心。诗中“天欺”一词,可以引申为对命运的不满与反思,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号公度,唐代著名政治家、诗人。他以清新高雅的诗风和忠诚正直的品德而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农耕社会中对气候变化的关心,以及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张九龄在任职期间,常常关注民众的生活与农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雨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思考。张九龄在诗中表达了及时雨对农业的重要性,强调了天时与人事的关系。诗中“尔无言郡政,吾岂欲天欺”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地方治理的关心,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草木生长的欣喜,体现了他对自然生命力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社会之间的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展望。诗句中蕴含的哲理,令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旬雨不愆期:及时的雨水没有耽误农事,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赞美。
  2. 由来自若时:雨水如期而至,暗示自然的规律与人类的渴望相吻合。
  3. 尔无言郡政:对方不谈地方事务,反映出对社会事物的关注与思索。
  4. 吾岂欲天欺:诗人不愿意被天公所欺,表达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5. 常念涓尘益:细小的雨水也能带来好处,强调细微之物的重要性。
  6. 惟欢草树滋:草木因雨而滋长,表现了生机与希望。
  7. 课成非所拟:课程的完成情况与预期不同,体现出对现实的反思。
  8. 人望在东菑:人们的希望寄托在丰收的田地上,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常念涓尘益,惟欢草树滋”,展现了工整的句式。
  • 比喻:将雨水比作生命的源泉,强调其重要性。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对人事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旬雨:象征及时与恩惠。
  • 草树:寓意生长和希望。
  • 东菑:象征丰收与理想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旬雨不愆期”是什么意思? A) 雨水很稀少
    B) 雨水及时到达
    C) 雨水有误差
    D) 雨水造成灾害

  2. 诗中提到的“东菑”代表什么? A) 荒地
    B) 豊收的田地
    C) 城市
    D) 大海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张九龄与王维的诗歌都注重对自然的描绘与感受,王维的诗更倾向于山水意境,而张九龄则关注时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许。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和登城依子由韵 上元后步西园 鵁鶄 正月十八日四首 二绝句 其二 和闻莺 偶摘梅数枝致案上盎中芬然遂开因为作一诗 道彭泽 寄集节二首 独处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周开头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厄字旁的字 青蝇染白 佛心蛇口 鬲字旁的字 动天地,泣鬼神 三盈三虚 素色 狎笑 太平无事 秀产 包含咻的词语有哪些 呈艺 丧胆销魂 皮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