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天台晴望(时左迁台州刺史。题一作喜晴)》

时间: 2025-04-26 03:51:42

诗句

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

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

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42

天台晴望(时左迁台州刺史。题一作喜晴)

原文展示:

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
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
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

白话文翻译:

天台山的十二个旬期里,正是一片春雨绵绵的景象。
林中的果子已经成熟了黄梅,山上的苗木刚刚长出半夏的新芽。
阳光下的乌鸦展翅高飞,月亮在夜空中悄然移动。
坐在这里盼望着没有云彩的天气,北斗星清晰可见。

注释:

  • 天台:指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风景区。
  • :十天为一个旬。
  • 黄梅:一种水果,通常在夏季成熟。
  • 半夏:一种植物,通常指半夏的幼苗。
  • 阳乌:指阳光明媚时的乌鸦。
  • 阴魄:指月亮的阴面。
  • 北辰:北斗星,古人用来指引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敬方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和情感真挚著称。李敬方在仕途上经历过多次升迁与贬谪,因此他的诗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敬方被贬至台州担任刺史期间,表达了他在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感体验。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天台晴望》是一首描绘春季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天台山的春天景象。在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引入了诗的主题,展现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接着,通过对“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然界的生长与变化。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在贬谪生活中对自然的依赖与寄托。

后两句中的“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则描绘了晴天与夜晚的变化,表现了自然的轮回与诗人对生命的思考。结尾“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与希望,北斗星的清晰象征着方向与指引,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敬方的高超写作技巧,同时也折射出他在逆境中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描绘天台山在一个雨季中的春天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润的氛围。
  • “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对比成熟的黄梅与新生的半夏,体现出春天的生长与勃发。
  • “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描绘白天与夜晚的变化,展现出自然的动态。
  • “坐冀无云物,分明见北辰”:表达诗人在静坐中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阳乌”与“阴魄”作为自然变化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台: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黄梅:代表丰收与成熟,寓意着生命的圆满。
  • 半夏: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体现了春天的生机。
  • 北辰:象征方向与指引,传达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台十二旬”中的“旬”指的是: A. 一天
    B. 十天
    C. 一个月
    D. 一年

  2. 诗中提到的“阴魄”指的是: A. 太阳
    B. 明亮的星星
    C. 月亮
    D. 乌鸦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体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而李敬方的《天台晴望》则显得更加宁静与乐观,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敬方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适意 慎县修路者 次韵张唐公马上 和刘贡甫燕集之作 独行 江上二首 复至曹娥堰寄剡县丁元珍 郭解 与望之至八功德水 徐熙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邯的词语有哪些 焦唇干舌 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轰烈 辵字旁的字 贵德贱兵 白字旁的字 天道好还 氏字旁的字 破死忘生 貝字旁的字 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完全归纳推理 鬲字旁的字 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放下你的鞭子 免票 江山如故 洒扫应对进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