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适意》

时间: 2025-05-24 07:03:47

诗句

一灯相伴十余年,旧事陈言知几编。

到了不如无累後,困来颠倒枕书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7:03:47

诗词名称: 适意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灯相伴十余年,旧事陈言知几编。
到了不如无累后,困来颠倒枕书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灯下独自读书十多年,回忆往昔的种种,感慨岁月的流逝。到了如今,反倒觉得无所谓的累赘,困倦时常常在书本上倒头就睡。


注释:

  • 一灯相伴:指在寂静的夜晚,只有一盏灯陪伴,体现了孤独和坚持的读书生活。
  • 十余年:指长时间的岁月,表示作者对学习和思考的执着。
  • 旧事陈言:旧的事情和言语,象征着过去的回忆和经历。
  • 无累:无负担,表示对过去的释然。
  • 困来颠倒:困倦时头朝下,形象地描述了读书时的疲惫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新法”著称,努力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倡导变革,追求社会公平。王安石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柔和的作品。

创作背景:

《适意》创作于王安石晚年,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反思,面对岁月的流逝,感受到孤独与无奈。此时的王安石已经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心中对人生的感悟愈发深刻。


诗歌鉴赏:

《适意》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诗人通过“一灯相伴”的意象,展现出自己在孤独的夜晚与书本为伴的生活状态。在十余年的岁月中,诗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积累却似乎并未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反而让他感到了一种累赘。最后两句描绘了他在疲惫之际,甚至在书本上沉沉入眠的情景,极具生活气息,既有无奈又带有一丝自嘲。整首诗在简练的外表下,深藏着对生命的反思与对知识的追求,充分体现了王安石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灯相伴十余年:诗人表达了与灯相伴的孤独感,象征着他长时间的读书生活。
  2. 旧事陈言知几编:回忆往昔,感慨自己积累的知识与经历。
  3. 到了不如无累后:感受到知识的负担,愈发觉得无所谓的累赘。
  4. 困来颠倒枕书眠:表现出在疲惫中无奈地在书上入睡的情景,生动形象。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旧事陈言”与“到了不如无累”形成对比,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
  • 意象:灯、书、困倦等意象交织,构成了孤独求知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尤其是对知识的追求与反思,揭示了在求知过程中所经历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认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知识与启迪,代表着孤独时的陪伴。
  • :象征智慧与学习,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
  • 困倦:体现出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所体验的疲惫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相伴”是什么? A. 朋友
    B. 灯
    C. 书
    D. 自己

  2. 诗人对过去的感受是? A. 高兴
    B. 无奈
    C. 忘记
    D. 期待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态度是? A. 崇拜
    B. 反思
    C. 否定
    D. 轻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适意》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涉及到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但王安石更关注个人的孤独与知识的追求,而苏轼则展现了对自然的敬仰和人生的豁达态度。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密云县 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秋闱锁试赠赵茂实 杨柳枝词 春色满皇州(一作薛能诗) 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昌年宫之作 闻诵法华经歌 闻诵《法华经》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乚字旁的字 百里风趠 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鼻端出火 包含蜀的成语 左畸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閠字旁的字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累牍连篇 香盐 为今之计 瓜字旁的字 龙睛鱼 玉字旁的字 坦床 焚骨扬灰 称开头的成语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