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58
太和公主还宫
作者:李敬方 〔唐代〕
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
胡笳悲蔡琰,汉使泣明妃。
金殿更戎幄,青祛换毳衣。
登车随伴仗,谒庙入中闱。
汤沐疏封在,关山故梦非。
笑看鸿北向,休咏鹊南飞。
宫髻怜新样,庭柯想旧围。
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
凤去楼扃夜,鸾孤匣掩辉。
应怜禁园柳,相见倍依依。
在战乱的岁月之外,凄凉的情景让我归来。
胡笳声中悲叹的是蔡琰,汉使的泪水为明妃而流。
金殿上重新搭起了军帐,青色的袍子换上了毳衣。
登车随行的侍卫,谒见庙宇走入中闱。
汤沐的封赏已经疏远,关山的故梦已不再。
我微笑着看鸿雁北飞,不再吟咏南飞的喜鹊。
宫髻令人怜惜新样,庭前的树影让我想起旧时的围栏。
幸存的侍女少之又少,熟识的内家人稀疏。
凤去楼扉的夜晚,鸾鸟孤独地掩盖着辉煌。
应当怜惜禁园的柳,见面时倍感依依不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敬方,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描写战争与离别,情感细腻,富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战乱频仍的时期,公主回宫的情景充满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昔日生活的怀念,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悲剧。
《太和公主还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离别和故乡的深切思索。诗中描绘了公主在经历了战乱后的回归,表现出一种苍凉的情绪。开篇通过“二纪烟尘外”描绘了战乱的背景,衬托出公主归来的孤独与无奈。胡笳的悲声与汉使的泪水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对无数战乱中失去亲人的人的一种共情。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金殿与戎幄的对比,映射出和平与战乱的交替,展现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诗中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如“宫髻怜新样,庭柯想旧围”,通过细腻的意象,令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惆怅。最后两句“应怜禁园柳,相见倍依依”,更是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表达出一种深切的情感,传达出对离别的深刻思考。
全诗用词典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历史感又有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李敬方作为唐代诗人的深厚文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公主归宫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战乱对个人命运的影响,表现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传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人性关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胡笳”指的是:
“二纪烟尘外”中的“二纪”指的是:
诗中反复提到的情感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敬方的《太和公主还宫》与杜甫的《春望》,在题材上都涉及到战争与离别,但李敬方更多地侧重于个体的情感体验,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对国家与民族的忧思。两者的风格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分别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经历。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