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田校理》

时间: 2025-07-12 11:24:22

诗句

铨筦萃贤豪,夫君主剧曹。

长才沛馀裕,众论蔚推高。

逮此分符贵,知无顿刃劳。

公卿如有缺,不独赐金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1:24:22

原文展示:

送田校理
铨筦萃贤豪,夫君主剧曹。
长才沛馀裕,众论蔚推高。
逮此分符贵,知无顿刃劳。
公卿如有缺,不独赐金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田校理的赞美与祝福。铨衡官吏的职位汇聚了许多贤良之士,您的君主能够像曹操那样掌握大权。您的才能深厚而广泛,大家对您的评价也非常高。在这样的时刻,得到这样的荣誉实属珍贵,您也不需要费心去争取。而当朝的公卿们若有缺失,也不仅仅是给予金银的奖励。

注释:

  • 铨筦:指的是选拔和管理官吏的机构。
  • 夫君主剧曹:指的是君主像曹操一样具有权威。
  • 长才沛馀裕:形容才华出众,并且才能得以施展。
  • 逮此分符贵:得到这样的荣誉地位十分珍贵。
  • 公卿如有缺:如果朝中的公卿有职位空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以史为鉴”,反对宦官权势。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司马光在朝中任职期间,表达了对同僚田校理的祝贺与鼓励,体现了当时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对政治清明的追求。

诗歌鉴赏:

《送田校理》是一首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诗作,不仅表达了对田校理的赞美,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对于选拔人才的思考。诗中开篇提到“铨筦萃贤豪”,明确指出铨衡选拔贤良的制度,显示了作者对当时政治格局的关注。接着提到的“君主剧曹”,则通过历史人物曹操的强权形象,暗示了作者对于君主应有的决策能力的期许。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的品德与能力,强调了长才的积极影响及其在官场上的重要性。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象鲜明,体现了司马光的政治理想与道德追求。通过对田校理的送别,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个人的祝福,更传达了对整个社会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展现出士大夫阶层对国家前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铨筦萃贤豪:强调选拔系统的重要性,贤良之士汇聚一堂。
  • 夫君主剧曹:以曹操为参照,暗示统治者的权威和能力。
  • 长才沛馀裕:指田校理的才华不仅深厚,而且还有广泛的影响。
  • 众论蔚推高:众人的评价使得他的地位更加显赫。
  • 逮此分符贵: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的荣耀是极其珍贵的。
  • 知无顿刃劳:强调无须费心去争取,才能自然被认可。
  • 公卿如有缺:如果朝中的高官有空缺,可以信任他。
  • 不独赐金褒:不仅仅是给予金钱的奖励,还应重视其才华。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采用对仗手法,如“长才沛余裕,众论蔚推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君主比作曹操,突显其权威与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赞美田校理为主线,强调了人才在政治体系中的重要性,反映了作者对清明政治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贤豪:象征着有能力和德行的人才。
  • 君主:代表着国家的权力中心与治理者。
  • 长才:象征着优秀的才能与智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铨筦”指的是什么? A. 诗歌
    B. 选拔官吏的机构
    C. 一种乐器
    D. 一位历史人物

  2. 诗中提到的“长才沛余裕”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才能深厚且广泛
    B. 财富丰富
    C. 人脉广泛
    D. 生活富裕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司马光的《送田校理》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与对国家的忧虑,但表现方式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司马光更侧重于对个人的赞美与祝福,而杜甫则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资治通鉴》
  • 《司马光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罗畴老录示和丹霞绝句五首次韵 其四 庚辰正月过海子桥望西山晴雪烂然 宣州开元寺南楼 读曲歌 海棠春 其三 小饮武夷道士吴之奇竹坡兼示章副观 和敬亭苦雨之作 登君山 次潘黄门人日韵三首 其一 家藏马远春山行乐大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页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筌相 月字旁的字 恩结尾的成语 棕钙土 黄台之瓜 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隔三差五 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救结尾的成语 蛊惑人心 移樽就教 投传而去 精粲 牛字旁的字 累路 握手极欢 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