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5:0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5:08:56
长江湛湛带枫林,
古木寒云县寺深。
老吏不能容狡狯,
细民无复有冤侵。
洪崖丹井闻犹在,
徐孺衡门说可寻。
宁复淹留如宝剑,
更令牛斗气沉沉。
长江波光粼粼,映衬着枫树林,
古老的树木与寒冷的云朵交汇,县里的寺庙深藏其中。
老官吏无法容忍狡诈之人,
百姓们再也没有冤屈和侵害了。
洪崖的丹井仍然在耳边回响,
徐孺的衡门仍旧可以寻觅。
难道还要像宝剑一样沉淀在这里,
更让牛斗的气息沉重不已。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著称,主张“以史为鉴”,在政治上倡导清廉正直,反对权臣专权。
此诗写于司马光担任南昌县知县期间,反映了他对地方治理的思考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名胜的怀念与热爱。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是一首抒情诗,诗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深情,同时也蕴含着对官场的思考与对民生的关切。诗的开头描绘了长江与枫林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优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诗人转向对县寺的描写,古木与寒云勾勒出一种苍劲而深沉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在后半部分,司马光通过对老吏与细民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公正与正义的向往,强调了在官场中应有的清明与廉洁。尤其是“老吏不能容狡狯”,不仅是对官员的要求,也暗示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最后,他提到的洪崖丹井与徐孺衡门,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性的思考,充分展现了司马光的文学素养与人文关怀。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表达了对官员理想的追求与对百姓生活的关怀,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公正与清明政治的向往。
诗中提到“老吏不能容狡狯”,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老官员不能容忍狡诈之人
B. 老官员喜欢狡诈之人
C. 老官员对人民无能为力
D. 老官员不关心百姓
诗中提到的“徐孺”指的是:
A. 一位贤士
B. 一位狡猾之人
C. 一位官员
D. 一位文人
诗的中心思想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历史的追忆
C. 对官场的失望与对民生的关切
D. 对风景的描绘